微風小說

第3章 出征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顯慶五年臘月二十六日的夔州前線上,則是寒風凜冽,戰馬嘶鳴、燈火通明。陳軍士兵正在巡營,一人罵道:這種鬼天氣,有杯酒喝多好。另一人講道:不如摟著老婆孩子睡覺,眾人嬉笑。

忽然一陣寒風起,黑壓壓一片人馬朝陳軍殺來,領頭的是蜀夔州刺史李淳洺。

巡營士兵邊敲鑼邊大喊:不好了,夔州城內的蜀軍來偷營啦。

陳軍被偷營的聲音吵醒,紛紛拿起武器節節抵抗。

中軍帳中,大將軍蘇正在吃藥,聞聽外面如此吵鬧。講道:外面怎麼那麼吵?

俾將吱吱咕咕講到:大軍在演習。

蘇正心想,肯定是蜀軍偷營,罵道:放屁!大晚上的演什麼習?拿我鎧甲來。 眾將勸道:大將軍,不可。您身有箭傷,軍醫講您不可大動,萬一傷口惡化,您怎麼對得起陛下的陣前囑託,大軍怎麼辦?

蘇正講道:大丈夫只可站著死,不可坐著生。

蘇正身披盔甲,手拿大刀,一出營帳,眾將士見大將軍帶傷上陣,士氣大振。這一戰,真是刀刀見血,馬馬帶汗。連旁邊的樹木都不敢落葉,生怕自己捱上一刀。陳軍將夔州蜀軍逼退,夔州刺史李淳洺不敵,帶蜀軍退回城內。

蘇正回營後,勉強坐在帥帳中,他突然口吐鮮血。眾將驚慌。蘇正說道:我大意了,不該聽信一面之詞,致使國事艱危。諸位都是陛下的貼心將領,我們當初在梁王府時,隨著陛下征討兩淮的逆賊,擊敗了周虜,打殘了齊胡,讓他們不敢覬覦我大陳,如今兄弟我要先去了,願諸位弟兄聽從陛下的旨意,再為大陳建新功。

眾將聞言,嚎泣不止,只有一書生,不曾反應,只是默默看著蘇正。蘇正注意到他,揮手招他進前來說道:齊徹系梁王府長史,大陳工部尚書,久歷軍旅,陛下親派,傳大將軍令,大軍暫由齊徹掌管。

眾人得令,紛紛喊道:末將謹遵齊尚書將令。

齊徹說道:勠力同心,共克時艱。

眾人稱是,蘇正揮手讓他們退下。轉而吩咐齊徹道:我歿後,你定要帶全軍安全返回建鄴,沒了這支軍隊,陛下這皇位如何坐得穩。齊徹點頭道:大將軍將令,我必遵從。

蘇正強忍著疼痛,說道:快給陛下報個信吧,我來說,你來擬奏報。

齊徹點頭,鋪開宣紙,寫道:大陳顯慶五年臘月二十六,臣大將軍夔州路行軍總管蘇正誤受偽逆李杉裕詐降,不幸中毒。今日夔州蜀軍偷營,吾觀其撤退時號令不明,軍士中老弱皆有,夔州蜀軍力盡。願陛下速派得力之人主持夔州路軍事,不以我為念。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克城後當安撫百姓,款待士紳,聯絡豪傑。然後大軍直抵成都,一舉克之。假以時日,我大陳據江南全境,北向爭橫。一統天下,陛下威名長留竹帛,海內綏靖之時,願陛下遣臣子蘇文告之,唯願陛下長安,不意永不復相見!早立惠王廣茂為嗣。

齊徹邊寫邊落淚,感慨大將軍一心為國為家,蘇正說完,強撐著站起吼道:恨不能平蜀逆,踏長安,入鄴城,大丈夫死則死矣!

陳軍並不知主將已死,齊徹令一切照舊。蜀夔州刺史李淳洺一時判斷不出,加上偷營損失巨大,在前線上,兩者相安無事。

建鄴萬安宮中,齊王醒酒後,發現自己在御床上,驚得一身冷汗,急忙起身。胡慶正在簾外伺候。

齊王慌忙跪倒,臣死罪,陛下安在?

胡慶笑道:齊王請起,這都是陛下的安排,用完早膳就去上朝吧。

齊王繼續跪道:臣弟謝陛下隆恩,奈何都是御用器具,臣弟不敢僭越。還望胡翁拿些下人所用筷勺器具,小王這裡拜謝!

陛下賞賜,有何不可?大王快用,還要早朝呢。

齊王見推遲不過,吃了兩口,就去垂德殿準備早朝了。

李曄從幕簾後轉出,我這小弟還是那麼仁厚謹慎。

胡慶笑道:陛下聰明仁武,何人敢在陛下面前藏心眼。

老滑頭!李曄手指了指胡慶。走,擺駕垂德殿。

承天門外,雪早已融化,但護城河的冰彷彿告訴人們,冬天還沒有走遠,一匹棕色寶馬飛奔在承天大街上,寶馬上面的軍士大喊:夔州軍報,散開散開。

軍士騎馬飛奔至垂德殿,依陳制,如遇軍國大事,傳令兵可由御道直到垂德殿。

軍士快步奔至垂德殿,直入御前,吼道:陛下,夔州急報,大將軍蘇正被蜀逆夔州刺史李淳洺的侄子李杉裕刺殺身亡,李杉裕守衛夔州東門,詐降於我,願放大軍入城,事成後擔任夔州刺史。大將軍蘇正接應時,被李杉裕毒箭射中,現逆賊已被眾將領碎屍萬段,另有大將軍蘇正奏疏一封,呈陛下御覽。

惠王廣茂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癱坐在地上,喊道:舅舅。

趙王廣盛見狀,急忙扶住惠王廣茂,也痛哭起來。

李曄大驚,群下莫衷一是,不敢出言。

李曄看完奏疏,忍著一絲不安,緩緩說道:眾卿何意?

中書令趙明鏡講道:請派大將速至軍中。另應撫卹軍中將士!

李曄說道:中書令所言甚善,准奏。

陛下旨:大將軍蘇正為國捐軀、馬革裹屍。陪葬昭陵。著蘇文襲爵夔國公,賜御前行走。蘇婧封嘉濟公主,入宮由皇后撫養。

眾人聽完聖旨後,見沒有派大將主持軍中事務。趙明鏡正要說話,突然聽得官員中有人講道:臣願率大軍前往,興義師伐暴民。

眾人看是趙王廣盛,李曄在御座上瞧了瞧齊王攸。

齊王攸會意,說道:臣弟願往,為國家靖難。

陳帝李曄不待趙明鏡說話,說道:好,卿等忠心國事,社稷之福。擬旨吧!

胡慶說道:陛下旨:齊王攸暫代大將軍,徵蜀事宜便宜從事!惠王廣茂總統大軍後勤事務,具體由戶部尚書錢多益負責督運糧草、兵部尚書邱鶴志負責調配器械甲仗、太僕寺周得義負責調配戰馬。晉王廣德為監軍、趙王廣盛為前鋒大將,左將軍吳道濟為前軍主帥,統精武衛五萬出征。

臣等領旨。

散朝。

太常寺卿戴春明又撥拉個算盤,唉聲嘆氣,這打仗又tm要花多少錢啊!

依陳制,大軍出征,若有親王一併出行,須到後宮拜別太后。以齊王攸為首,眾親王到懿德殿拜別太后。

老太后拿手撫慰齊王攸後背,並未說什麼。她抬頭掃了一眼下跪的諸王,眼睛定格在晉王廣德身上。

於是緩緩說道:你們都是大陳的健兒,皇室的血脈,為國事是你們的職責!努力,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齊王攸說道:臣等謹遵太后教誨。

退出殿後,齊王攸想起當年大哥楚王也就是晉王廣德的父親出征時,太后也是如此輕撫楚王的後背。

眾人在行走中,忽見胡慶過來,說道:陛下請諸王到萬安宮。

眾人隨著胡慶來到萬安宮,陳帝李曄說道:王弟,此役有你在,我是很放心的,只是你一定要將蜀儒孔貴祥帶回來,王弟,你知道我什麼意思吧?

齊王攸說道:陛下,是說到時道統、法統都在我大陳。

李曄說道:王弟還是如此聰慧,平蜀可期。此詩贈與大軍。

眾人看去,只見蜀錦上寫著:

玉斧橫指甲光寒,虎符縱江船艟山。

芙蓉已開錦城闌,萬方歌奏有蜀紈。

眾人退出殿外,朝外走去。李曄對陳默講道:你去查一下大將軍之死是怎麼回事?再派些人去查訪孔貴祥隱居之所,收集情報給齊王大軍。

陳默說道:陛下,內衛中最優秀的天衛首歐陽如夢,我已經派出去了。

話說這內衛分為天地玄黃四部,每部設衛隊長一名,副衛隊長兩名。各部下轄五千名內衛,以天衛最精明強幹。若要入選,第一要忠誠,永不背叛陳國,第二要有能力,武功要好,偵察能力強,第三要體格好,第四入選人必須是良民,這還不夠,家人和親屬也不能有犯罪記錄,若是有親屬是罪犯,那也不能入選內衛。所以內衛一般為世襲,老內衛去世了或者因公殉職了,位置就由兒子來繼承,若是兒子還小,那就等成年再來,若是有兩個以上的兒子,就分別在不同部門擔任職務。內衛除了負責警戒皇宮之外,還充當儀仗隊,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替皇帝做一些事情!

李曄點點頭。陳默也退出去了。

外面下起了小雪,飄飄灑灑將這寒冷的季節多了幾分詩意。蘇皇后的人早已在承天門等待,眾人一看,此人正是嘉濟公主蘇婧。

蘇婧向眾人道安,講道:皇后念大軍將出,皇室多力。賜諸王盔甲一套。另將原大將軍甲冑於齊王,將所使方天畫戟於趙王,將所使佩劍於晉王。

趙王廣盛接過方天畫戟,說道:蘇妹妹放心,定當為舅舅報仇。

蘇婧聽到這話,淚水彷彿洩洪一般,止不住的流。

齊王攸見狀,說道:外面風大,你身子骨弱,回宮復旨吧。晉王廣德也講道,回去吧。

蘇婧深深向人道了萬福,慢慢的回去了。趙王廣盛時不時的回頭看看。

眾人出了宮門,齊王乘轎回府,府中早已聚起了幾位當朝重臣。

趙明鏡說道:齊王率大軍出征,旗開得勝。他日凱旋,自是另一番景象,我等當為齊王賀。拿筆來!

趙明鏡寫道: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莫佑得寫道: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

錢多益寫道:兵威衝絕漠,殺氣凌穹蒼。

邱鶴志寫道: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眾人賀彩,忽報惠王廣茂差人送來一幅字,眾人開啟,上寫:

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

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齊王看到後,說道:諸位,今大軍遠征,糧草、甲仗、戰馬還需各位鼎力相助,功成之日,諸君定能加官進爵、長留史冊。

眾人應聲。

齊王府外,夜漸漸的深了,路上行人也稀少了起來。

左將軍吳道濟府中,眾人在替吳道濟收拾東西,只見一女子走來,對吳道濟說道:父親,聽說蜀中有“邛杖”,用來製作馬球杆最好不過來,父親可要想著給我帶幾隻過來。這人便是吳道濟的女兒吳雅慧。

吳道濟笑道:這是什麼東西?是用來教訓兒女的?

吳雅慧說道:邛杖,經選料、鑽眼、裝砂,燒彎、刮青、堵眼、染紅、油漆、印花等12道工序加工成型。因手杖取材羅漢竹,又與廟宇裡的羅漢手工的竹杖相似,故名為羅漢手杖。精緻、輕便、大方,可以瀏覽名山大川的理想柺棍;質優、美觀、實用,可以是贈送親友的佳品。詩云:

珍重邛山鶴膝枝,十年南北慣攜持。

扶登右壁寧嫌峻,拄過溪橋肯避危。

昔涉畏途麾不去,今行平地棄如遺。

主人尚要防衰老,會有重拈入手時。

吳道濟說道:其他人出征,都盼著父親早日回來,你倒好,還沒去就先要東西了。

吳雅慧說道:父親身為前軍主帥,又用不著衝鋒陷陣,所謂“上兵伐謀”,父親怎麼還不如我這個女子。

吳道濟說道:也不知道跟誰學的,哪那麼多歪理?

吳雅慧說道:肯定不是跟父親學的,這是我繡的荷包,給父親想著女兒用的,可不是保平安的,父親吉人自有天相。

吳道濟接過來,看著繡的這那是荷包啊,簡直就是一個圓滾滾的不知名的物體,說道:女兒,這繡工肯定是跟我學的。

吳雅慧說道:父親,又打趣女兒,你要不稀罕要,我就拿給晉王哥哥了。

吳道濟說道:我還沒捂熱乎,就想著外人,果真“女大不中留”,還要讓你姑姑去給你找個人家。

吳雅慧說道:父親,我要守護在你身邊,就像這個荷包一樣,寸步不離。

吳道濟說道:我離家這段時間,你沒事的時候,也常常去宮裡給你姑姑請安。

吳雅慧說道:我經常去,姑姑好像不太喜歡我。

吳道濟說道:還不是你經常騎馬射箭,沒個女孩樣,你弟弟廣繁都要比你穩重些。

吳雅慧說道:虎父無犬女嘛。

吳道濟說道:我也不和你說了,也累了,貧嘴鬥不過你。

吳雅慧說道:那父親早日休息吧,別忘了邛杖!

吳道濟說道:遵命,大小姐!

吳府外,月光已經照亮了大地,街上店鋪的幌子隨風飄著,只見那晉王廣德、趙王廣盛兩人並沒有打道回府,而是騎馬一前一後朝一個方向駛去。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大書齋 無敵九皇子 三國爭霸:娶妻就能變強 我怎麼就成皇帝了 穿越大乾,被逼成為公主駙馬 星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