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5章 回到古城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秦明見羅飛雪面色不善,便尋思著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做的不妥的地方,想來也沒什麼不妥的地方。難道是小姐捨不得小鋒?便小心的試探道:“小姐,您是不是對小鋒有什麼看法?”

聽秦明提起小鋒,羅飛雪面色更冷了,看了秦明一眼,轉身冷哼一聲道“什麼小鋒!”。秦明看著面帶慍色轉身向車廂走去的羅飛雪,心裡更打鼓了,“莫不是這小鋒見小姐漂亮,對小姐起了色心,做了什麼輕薄之舉惹怒了小姐,可一想下車前兩人還挺親近的,也不像啊!想來也想不通,便不想了。便拿出手機,準備向羅飛雪要小鋒的電話號碼,突然一愣,“臥槽!”秦明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瞬間明白羅飛雪為什麼冷著臉了,此時的秦明也是滿臉的黑線。

李凡出了站,很快便找到了舅舅的車,此時已經快晚上十一點了。出發前舅舅就說來接他的。李凡喊了聲舅,便上了車,舅舅二話不說,發動了車就說帶他去吃飯。舅舅的車可能是縣城裡獨一無二的了吧,一個長安商用,卻裝著個的發動機,還是個四驅的,手自一體變速箱,還能底盤升降,也不知道在哪兒改裝的,幾年了也沒見他去審過車,李凡一直擔心舅舅開的是黑車。李凡不愛多事,也就沒問過,問了舅舅也不會說,到現在李凡連自己練的什麼拳都不知道,一問練的什麼拳,舅舅就會說,“練你的拳就是了,廢話咋那麼多,該你知道的時候自然會告訴你。舅舅的車外殼雖然像麵包車,但效能是真的好,超車只是腳尖一點的事。

這會兒路上車也少人也少,很快便來到了石壩夜市上,雖然已經十一點多了,但夜市上的人還有不少。這個夜市旁邊是一個菜市場。菜市場和夜市之間有一條路。平日裡除了菜市場裡賣菜的,此外還有很多鄉下來的農戶,都會在路的兩邊擺攤。賣菜的加上賣水果的再加上買菜的,能把這個路堵的水洩不通。人也多車也多,所以每天就有城管過來規範這些商戶。雖然現在社會上人們對城管的印象不是太好,但是這裡的城管還是不錯。他們只是維持道路的暢通,並沒有打砸沒收的事發生,如果沒有這些城管的話,這兩邊的賣菜商戶可就把整個路都佔完了,別說過車了。騎個電動車想過都不容易。到了晚上六七點的時候。賣菜的就少了,出夜攤的就陸陸續續的把兩邊的攤位佔領了。有賣小龍蝦的,賣滷肉的,賣肉夾饃的,賣烤串的,烤麵筋的,賣冰粉的……熱鬧的很,夜市旁邊的門面房還有賣小炒的。這夜市一直會持續到凌晨三四點鐘。所以現在還是有不少的人,當然也有一些早早賣完了,趕在十一二點左右就收攤回家了,這些人大多因為家裡有學生不能太晚。

舅舅帶著李凡進了一家小炒店。李凡要了一份炒米粉,舅舅要了一碗炒米飯。舅舅問李凡家裡的情況,李凡也把家裡的情況給舅舅講了一遍,一切都平平安安的。這其實就是李凡想要的生活,做個平凡的人,家人健康平安,自己上個大學,找個不錯的工作,娶個喜歡的人,每天練練拳,週末了和朋友們吃個串喝個小酒,一輩子平平淡淡過去就行了。但這人生往往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得意之事無二三啊!

這個點上人已經不多了,很快飯便端了上來。舅舅和李凡晚上吃飯都吃的不多。夜市上的炒米粉量也不大,李凡吃個八分飽,舅舅又要了兩個冰峰,喝一口冰涼爽口,一瓶喝完了打個嗝,渾身通透,滿滿的幸福感。喝涼的對胃不好,一般情況下舅舅和李凡都不喝涼的,實在想喝了。也是先吃完飯之後再喝,胃裡得先填點東西,喝的時候不要對著瓶子猛灌,一口一口慢慢的往下嚥。這樣對胃的刺激小點,冰啤酒舅舅和李凡是從來不喝的。

李凡和舅舅吃完飯,便往回走,縣城本身不大,晚上車也少,十分鐘不到就到家了,在車上李凡把火車上的事給舅舅學了一遍,下了車回到屋裡舅舅又問了一些細節,李凡覺得自己打倒胡成也就很隨意的事,他卻不知道,胡成也是江湖上成名多年的高手。他的對手一直都是舅舅,現在也只是能和舅舅過過招,真打他還是接不住老舅的一招,舅舅的功夫有多高,他也沒個概念。

舅舅聽完笑著說,“你是不是想當羅家的上門女婿?我看這羅小姐對你有意思”。李凡一聽老舅花攪他,臉就紅了,忙說道“怎麼可能,咱們這平民老百姓可摻和不了那些大家族的事,門不當戶不對的,絕對不可能,她還比我大三歲呢,再說了,我連真名都沒告訴他”。舅舅看他在外見到美女還留有防人之心,也放心了一點,問他“那你給人家說你叫啥?”李凡道“我說我叫雷豐”。舅舅一聽,哈哈大笑了起來。然後就拍著他說“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世家小姐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你的想法也對,要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位,潛龍則勿用,亢龍則有悔,一入豪門深似海!別多想了,早點睡吧”。

李凡簡單洗漱完,躺在自己床上,平時倒頭就睡的他,現在卻沒睡意,腦子裡盡是羅飛雪的影子。甩了甩頭,強行凝神,放鬆身體,呼吸慢慢的細而長,漸漸入睡了。到了4點多,自己醒了,起床靜坐了一會兒,盤腿開始打座,床是硬板床,有打座的坐墊。初學打坐的,屁股下面一定要加個墊子,二至三寸厚,否則身不穩,腿難受,根本不可能入定。李凡打坐就是靜坐,身子放正,找一個平衡點,就是所謂的坐如鐘了,不但要穩,還要舒適,什麼都不想,思想放空,先是一個靜,再是一個定,這一點是最難的,人越靜,思想就越活躍,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出來了,所謂鎖住心猿拴意馬是打坐的關鍵,李凡開始時少年心性哪裡坐的位,舅舅就逼著他坐,坐不夠時間不能下座,後來就學著聽呼吸收斂心神,漸漸的呼吸綿長,偶然的一次入定讓他嚐到了甜頭,彷彿開啟了一道新世界大門。

舅舅給了他一本南大師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的書,這本書妥妥的修仙秘籍啊,也讓李凡對內功有了系統的認識。年輕人本來身體就好,有南大師和舅舅的指導,進步也快,一年多時間,督脈就通了個七七八八,通到百會上時,人會產生幻覺,這時候很容易走火入魔,其實就是陷入幻覺出不來。容易得精神病。有南大師的書作理論指導再加上舅舅當面指導,提前打好了預防針,李凡也倒沒有太在意產生的幻覺。總之就是堅持一個原則,不要在意。眼睛腦海裡看到的任何東西就是海市蜃樓,可千萬別以自己開了天眼。就堅持一個無為,千萬不要去引導,我就是我,炁自然會沿經絡而行。舅舅告訴他。靜坐修道的過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天堅持即可,不要心急,練到什麼樣就是個什麼樣。有個3年多的時間,按南大師的書中所講,李凡覺得自己的人脈也逐漸打通了。這個時候少年人會產生強烈的衝動。在這個時候是考驗一個人定性的關鍵。好在李凡還未經人事,不會想太多,但像他這樣的青春期少年也有半夜裡一洩如注的時候。這些修煉過程中出的問題,在南大師的書裡都有講述,也提出瞭解決辦法。李凡按照書中所講,也果真有效果。如此便也沒有出什麼意外。

也不知是靜坐還是練拳的效果,李凡的的五感變得很敏銳,他能聞見豬肉裡的腥臭味,但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平時肉便吃的少了,他也能聽見很細微的聲音,雖然練拳,手上的面板卻很細嫩,老舅沒讓他壓過腿,他的肢體卻比許多女同學都柔軟,一字馬也很輕鬆,他知道這都是練功帶的來好處。

李凡靜坐成習慣,5點多就下坐,舅舅已經走了,李凡在房間裡活動一下身體,然後洗把臉。下樓從柴房裡推出腳踏車,騎到舅舅和他練功的地方。現在想要在城市裡面找一塊能夠安靜練功的地方還真是不容易。到處都有廣場舞大媽。起的還賊早。舅舅他們原本是在一個公園練的。只是後來人多了,顯的地方有點小,加上也時不時的有大媽大爺在邊上駐足,便放棄了那個地方。重新在縣城邊上找了一個地方,雖然有點遠,但好在一是清靜,二是空氣好。古城縣城並不大,舅舅所住的地方靠近西邊,騎車子的話要不到10分鐘就可以出城。政府新修了一條108國道直通高鐵站的路,當地人稱為6路,每天在路上跑步煅練的人不少,再往西不遠,就是張騫紀念館,張騫開闢了絲綢之路,打通了西域,帶回了西域的特產和技術,被稱為笫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也為衛青和霍去病掃除匈奴打下了基礎。張騫也是古城縣的代表性歷史人物,在路的另一邊就是農田。舅舅他們的練功場,就在一個渠坎上。說是渠坎,其實也是一條路鄉間的路,大概有兩米多寬,土路適合練功。這時候還早,農民伯伯們也都沒起來,現在農民靠田地裡的那點糧食賣的錢是沒辦法養家餬口的。也只是象徵性的種點糧食,自己吃,或者送給住在城裡的兒女們。這是在縣城邊上,這些農民除了種田還會進城務工,所以家裡的生活都還過得去,種田反而成了副業。如果在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民只能在地裡刨食,日子確實不好過。一家裡肯定至少有一個人在外面打工或上班掙錢,否則光靠地裡這點糧食,一年到頭怕是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很多家裡沒有壯勞力的人都不種田了,為了不讓田地荒著,便把田裡栽上了樹。渠坎的另一邊便是鬱鬱蔥蔥的樹林,這些地方以前也是良田,只是沒人種了,又不想讓草荒著,便在裡面種上了樹,現在已經長成一片小樹林了。這幾年城市徵地徵的實在太厲害了,不知道有多少良田都被水泥代替。李凡常想,農田毀了,如果再發生一次世界大戰,這些人吃什麼。

李凡見舅舅已經在那裡行拳。旁邊有一個人是劉大夫,劉大夫正在那裡靜靜地站樁,這劉大夫可是當地的中醫名家,最擅長的是針灸,開方子也開的很不錯。劉大夫除了給人針灸看病之外對風水地理也很有研究,劉大夫認為一個人的陽宅,陰宅都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舅舅說“劉大夫開始從一箇中醫兌變成道醫了。劉大夫的中醫是治本的。而且劉大夫的醫德也很高,劉大夫練的是回春功,八段錦和五禽戲。都是養生的功法。李凡過去打了聲招呼後,便開始站樁,樁是活樁,有精神了來幾下就行,然後便是水底按瓢,水底按瓢的動作可以讓氣血貫注到指尖,經過鍛鍊之後可以練到十指如戟。水底按瓢,加上步法就是一把拳,束身能打出迎門破壁之力,展身能打出恨天無把之功。接下來就是五行拳,劈,鑽,崩,炮,橫。一拳一拳的練。再接下來就是。十大形,李凡的十大形並沒有學全,舅舅教了他虎形,熊形,鷂形,馬形和雞形,完了就是四把捶,說他們這個拳以單操為主,沒有什麼套路。唯一的一個套路叫做4把捶。簡單的幾個動作。四把錘雖然簡單。拆開之後招招都能用,而且奧妙無窮。和胡成動手的時候其實就是用了一個劈拳和四把裡面的一個丹點。拳練完了之後又拿起舅舅帶的刀,舅舅的刀法是戚繼光將軍流傳下來的軍陣苗刀。簡單的13個動作叫苗刀13式,苗刀刀身修長,以形似禾苗而得名,是真正的軍陣殺敵刀法,舅舅在13刀的基礎上整理串聯成了一個小套路,有小朋友要學的時候便教刀法和套路。拳法除了自己以外,舅舅再沒有教過別的人。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洪荒:我開局燉了鯤鵬 洪荒:后土腹中籤到,出世即大道 一品丹仙 一劍俠行 魅變 唐太宗也不想 這個江湖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