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三十一)收復四州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後蜀廣政九年(公元946年),宰相趙季良去世,沒有了壓制束縛的張業徹底放飛自我,更加專橫跋扈。

廣政十一年(公元948年),孟昶和匡聖軍指揮使安思謙用計將張業處死。

樞密使王處回、宰相趙廷隱等老員工退休的退休,下崗的下崗。

沒有了阻礙,孟昶輕輕鬆鬆拿回了屬於自己的權力,開始親政,親力親為,處理軍國大事。

孟昶只比柴榮大三歲,但是兩個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他從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即位,一直到廣政十一年(公元948年)才真正親政,其間十四年都沒有實際掌握權力。

但是沉得住氣,並不著急。

你們這些老傢伙,年紀都比我大很多,就這麼熬下去,看誰熬的過誰,看誰先死。

熬死你們,我就贏了。

沉得住氣,並不代表不殺人。

誅殺李仁罕和張業的時候,十分果斷,而且斬草除根,下手非常之狠。

他冷靜又果敢,寬容又狠毒,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對手。

這場對決,究竟誰勝誰敗,我們拭目以待。

趙季禮來到秦州,看到的不是積極備戰,熱火朝天的景象。

後周要攻打我們了,這可如何是好啊!雄武軍節度使韓繼勳愁眉苦臉,唉聲嘆氣。

敵人還沒有打過來,你就消極怠工,我要回成都,在老闆面前告你一狀。

趙季禮巡視完邊疆之後,匆匆返回成都。

老闆,大敵當前,韓繼勳那個傢伙卻一籌莫展,簡直就是飯桶一個。

把秦州等四州交給他,只怕丟的更快。

我文韜武略,比他強太多了,願為國家打敗來犯之敵。

孟昶見他說的頭頭是道,於是讓他代替韓繼勳和王萬迪,主持秦州等四州工作。

趙季禮信心十足,帶領一千禁軍奔赴秦州。

一路之上,他想象自己指揮若定,彈指一揮間,敵虜灰飛煙滅,不禁躊躇滿志。

到了德陽,聽說後周軍攻勢兇猛,已經有八座軍寨淪陷。

當初的萬丈豪情,頓時消弭無形。

前線太危險了,我還是回成都算了。

你怎麼回來了?秦州怎麼了?後周軍攻下了幾座軍寨?現在秦州戰事如何?趙季禮根本就沒有到過秦州,自是一問三不知。

孟昶氣得吐血,一怒之下,把他推出崇禮門,斬首示眾。

斬殺趙季禮固然沒有錯,但是事先孟昶偏聽偏信,輕易相信了趙季禮的誇誇其談,也有責任。

盲目相信別人,不能做到知人善任,是他與柴榮之間的一個差距。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孟昶當即調兵遣將,把精兵強將都派往秦州等四州。

秦州至關重要,你們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必須打敗後周軍。

不僅如此,還寫信給北漢和南唐,邀請他們一起攻打後周。

為了凸顯局勢的複雜程度,特意說明,中原就是現在的曹操。

把自己這一邊比喻成劉備和孫權。

現在曹操野心極度膨脹,地球已經容不下他了。

我們再不精誠團結,很快就要被他消滅了。

為了生存,為了尊嚴,我們必須手牽手,共同反抗霸權主義。

北漢和南唐不但積極回應,而且加緊備戰,準備來個三英戰曹操。

後周軍起初攻勢如虹,接連攻奪後蜀幾座軍寨。

但是隨著後蜀調兵遣將,加大防禦,攻勢頓時受挫,不斷損兵折將,優勢喪失殆盡。

後周五月出兵,現在已經是七月了,戰事處於膠著狀態,沒有絲毫進展。

宰相李谷以將士疲憊、糧草不濟為理由,勸說柴榮收兵。

收復秦鳳二州,對於自己的宏圖霸業至關重要,柴榮絕不輕言退兵。

自己不在前線,不知道王景和向訓是怎麼排兵佈陣的,要是有個人能替自己去前線看看就好了。

看看這場仗還能不能打,能不能大獲全勝。

要是戰爭可以預測,還累死累活打個什麼?乾脆大家坐下來,用工具算算就是了。

失敗的一方讓出土地和人口,從而避免血腥暴力。

之所以無數人痴迷戰爭藝術,就在於其不可預測性。

但是柴榮卻堅信戰爭可以預測,前提是視察前線的人必須說真話,絕不能說一句假話。

如果摻假,就會誤導自己的判斷,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他尋尋覓覓,在人群中尋找不說謊話的老實人。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紛紛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逃避。

如果預測秦州之戰會大獲全勝,但是王景不爭氣,偏偏打了敗仗,那麼一定是欺君之罪。

如果預測秦州之戰必敗無疑,但是王景很爭氣,偏偏打了勝仗,那麼也是欺君之罪。

因此無論怎麼預測,下場都不太好。

我家的大黃狗下崽了,我要照顧它坐月子,實在沒有時間去前線。

我家的小強死了,還沒有過頭七,去不了前線。

如果實在要我去,等過了頭七再說。

柴榮看到了趙匡胤,他剛剛升官,而且濃眉大眼,不像是個說慌的人。

你最近很清閒,去前線走一趟吧。

趙匡胤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任務,沒有一點遲疑。

請老闆放心,我一定看到什麼說什麼,絕不添油加醋,也不隱瞞不報。

文武百官們看著趙匡胤絕塵而去,有的搖頭嘆息。

多好的年輕人啊,就這麼白白送了性命,真是太可惜了。

有的露出冷笑,幸災樂禍。

這種挖坑的任務都敢接,是不是想升官想瘋了?

趙匡胤很快就從前線回來了,不但一五一十稟告了所見所聞,而且還陳述了自己的看法。

柴榮靜靜聽完,神情變得嚴肅。

我再說一遍,你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如果說錯了,我會追究責任的,絕不姑息。

趙匡胤雖然沒有讀過什麼兵書,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但是在前線走了一遍,斷定一定會贏,前提是按照自己設計的進兵步驟和打法,一定會大獲全勝,收復秦州等四州。

你個初出茅廬的小子,簡直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敢把話說的這麼滿。

看著趙匡胤堅毅的目光,柴榮決定相信他一次。

於是向王景下達命令,不要停頓,全力出擊。

戰爭的程序居然和趙匡胤設想的一樣,每一個步驟都幾乎相同。

他不在戰場上,為什麼會說的這麼準?難道他是導演,這出大戲就是他編導的。

人們驚訝的提出質疑,而且看待趙匡胤的眼神也一天一個樣。

你掐指一算,竟然很準,究竟是人還是狐仙?覺得這個年輕人越來越捉摸不透了。

黃花谷之戰,成了後周攻打後蜀的分水嶺。

在此之後,後蜀軍心不穩,失城丟寨成了家常便飯。

而後周軍披荊斬棘,攻城掠地,如入無人之境,越打越順。

戰場形勢完全成了一邊倒,後周軍牢牢掌握著主動權。

閏九月,後周軍相繼收復秦、成、階三州。

到了這個地步,孟昶覺得該和柴榮溝通溝通了,於是致信一封。

有事可以坐下來談談嘛,何必兵戎相見,打打殺殺呢?他在信中自稱大蜀皇帝,柴榮覺得這封信不合禮節,沒有做出回應。

哼,皇帝只有一個,那就是我柴榮。

你偏安一隅,憑什麼這麼大的口氣,自稱皇帝?

孟昶更加害怕,於是增兵劍門、白帝城等關隘要地。

由於大量招募士兵,導致後勤不足。

可是又沒有銅,只得鑄造鐵錢。

但是鐵也嚴重缺貨,就從老百姓手裡強行徵收鐵器,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沒有菜刀,還怎麼切菜啊?沒有鐵鍋,怎麼煮飯啊?一件鐵器都沒有了,這日子沒法過了。

一個足斤足兩的銅錢價值一文錢,銅錢才是錢,鐵錢算是什麼玩意嘛?不用多想,這就是鐮刀收割韭菜的一種方法。

到了十一月,王景攻克鳳州,至此四州又回到了中原的懷抱。

形勢一片大好,如果繼續用兵,說不定能拿下整個後蜀。

但是柴榮卻停下了討伐後蜀的腳步,因為削平四海的第一戰不在後蜀,而在富庶而軟弱的南唐。

為了安撫秦州四州的人心,柴榮下詔,除了徵收二稅之外,廢除後蜀時期的所有苛捐雜稅。

後蜀廣政四年(公元941年),二十二歲的孟昶風華正茂。

俯瞰後蜀大地,心潮澎湃,揮毫潑墨,寫下了《官箴》。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

託之令長,扶養安綏。

政在三異,道在七絲。

驅雞為理,留犢為規。

寬猛所得,風俗可移。

毋令侵削,毋使瘡痍。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賦輿是切,軍國是資。

朕之爵賞,固不逾時。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為人父母,罔不仁慈。

特為爾戒,體朕深思。

一心一意,為國為民,多麼英明仁慈的皇帝啊!

做一件事最難得的不是一時的激情澎湃,而是持之以恆,孟昶顯然沒有做到不忘初心。

因為後蜀實在太安逸了,他慢慢變得窮奢極欲了。

為了治療前列腺疾病,用的是鑲嵌珍珠、寶石、玳瑁等七種寶物的夜壺,文藝的叫法是七寶溺器。

自從用了七寶溺器,撒尿果然順暢多了。

你還別說,還真對得起這張臉。

為了充實後宮,到處強徵漂亮美眉。

這樣驕奢淫逸之人,如何是柴榮的對手,失敗其實早已註定。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大書齋 無敵九皇子 三國爭霸:娶妻就能變強 我怎麼就成皇帝了 穿越大乾,被逼成為公主駙馬 星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