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九)那些反信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郭威不務正業,不當將軍,當起了開發商,開發樓盤。

劉承祐雖然急得跳腳,但是也不便催促。

因為他是手裡最後一張王牌,若是逼得急了,來個撂挑子不幹,集團公司就真的垮了。

但是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李璟、李彝殷、孟昶這些不懷好意的傢伙們,懾於郭威的赫赫威名,相繼偃旗息鼓。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沒有了外敵,李守貞一夥遲早必敗。

房子都拆毀了沒有關係,只要人都平安無事就好。

郭威下令,在舊址上重新蓋房子。

此令一出,軍民們群情激憤。

我們起早貪黑,辛辛苦苦的蓋房子,就是給李守貞拆得玩的嗎?紛紛口吐芬芳,問候郭威及他家十八代祖宗。

氣憤歸氣憤,可是軍令不可違,只得心不甘情不願的重操舊業起來。

李守貞和郭威似乎鬥上了氣,你蓋房子我就拆,你拆了我就蓋。

拆拆蓋蓋,你來我往,週而復始,無窮無盡。

每次拆完房子,李守貞都會發現人越來越少了。

再這麼下去,人都死光逃光了,就成孤家寡人了。

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間,剪不斷,理還亂。

步履跚跚,獨上西樓,憑欄依戶,舉盞邀月。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茅臺!

郭威知道李守貞已是強弩之末,秋天的螞蚱——蹦不高了。

雖然固守城池,但是喪失了鬥志,就像一具行屍走肉。

而且沒有糧食了,只能靠啃樹皮度日。

於是當機立斷,下達了最後的總攻命令。

後漢軍等著一天頭髮都快白了,打了勝仗就可以回去與家人團聚了,就可以領獎金了,求勝心切之下,個個齜牙咧嘴,端著長槍桿子,舉著大刀片子,吼叫著衝向河中城。

正如郭威料想的那樣,叛軍士氣低落,一觸即潰,後漢軍輕而易舉就收復了河中城。

其實常思他們並非無能之輩,之所以激戰半年也無法獲勝,是因為河中城固若金湯,易守難攻。

如果再像從前那樣強攻硬打,雖然最終也會收復河中城,但是傷亡必定十分慘重。

冷兵器時代,要攻克河中城這樣的城池,沒有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傷亡,是無法獲勝的。

如果那樣,真是得不償失。

還不如耗下去,耗到叛軍油盡燈枯,勝利就唾手可得了。

郭威算定了李守貞孤立無援,寧死不降,才在河中城外三面築城,留下一條路放行。

意在告訴叛軍,不會趕盡殺絕,要逃就快逃,不要白白替李守貞賣命。

一直圍而不打,引誘叛軍出城拆毀營房,一點點耗盡叛軍和李守貞本人的意志及鬥志。

最後以最小的代價,收復河中城,取得大捷。

李守貞知道大勢已去,還是不願意投降。

立即逃回府邸,到處放火。

一劍刺死夫人之後,拉著李崇訓跳進火海。

郭威,你不要得意,就算是死,也不會讓你得到我。

得不到心,更得不到身。

太上皇就是太上皇,就算是死,也要轟轟烈烈。

他縱身一躍的時候,發出最後的吶喊。

算命的瞎子,你騙我,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郭威趕到府邸的時候,火光沖天,於是撥打火警電話,請求滅火。

來到李守貞的書房,士兵搜出了許多信件。

郭威過目一看,頓時鬚髮皆發,義憤填膺。

原來這些是朝中大臣以及節度使、刺史們寫給李守貞的信,有的向李守貞表達忠心,公然稱呼李守貞為君為王。

有的討好賣乖,及盡諂媚奉承之能事。

有的暗送秋波,宣稱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李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三軍將士捨身報國,拋頭顱灑熱血,衝鋒陷陣,提著腦袋為國賣命。

這些反賊卻早就暗中投靠了李守貞,簡直無恥之極。

拿著老闆的工資,背後撬老闆的牆角,吃裡扒外的東西,良心都叫狗給吃了。

他嫉惡如仇,當即就要收集罪證,上報總部,讓老闆劉承祐按圖索驥,抓捕反賊。

這時,隨軍參贊軍機的從事王溥站了出來,慢條斯理,說了一段話。

魍魎魑魅這些東西,遊蕩於黑暗之間,潛伏於幽冥之中,飄飄忽忽,神秘莫測,最是見不得光,太陽一出來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為了讓這些人安心,請銷燬罪證,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

郭威聽了這段話,陷入沉思。

如果把這些反信交給劉承祐,會有什麼後果?第一,劉承祐沒有實權,未必能治得了他們。

第二,這些人一定不會老老實實認罪,不僅如此,還會反咬一口,異口同聲,眾口一詞,汙衊自己。

你拿幾封破信誣告我們,什麼意思嘛?有意見就明說,在背後潑髒水放冷箭,不是君子所當為。

我們忠心於朝廷,忠心於老闆,根本就沒有寫給李守貞,這些信一定是你偽造的,目的就是要栽贓嫁禍,誣陷我們。

我們是好員工,你才是壞員工,人人得而誅之。

劉承祐不是明君,分辨不清黑白是非,上交反信的結果百分之九十九是,反賊們安然無恙。

自己卻得罪了所有的人,從此無法在朝堂上立足。

再說劉承祐原本就猜疑自己,先把自己棄之不用,束之高閣。

你很會打仗是吧,你三頭六臂,很有本事是吧?我偏偏就不用你,你又能怎麼樣?被岌岌可危的局勢逼得走投無路了,才厚著臉皮請自己披掛上陣。

這樣的昏君庸君,何必為他賣命?

想想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吧,曹操弱袁紹強,沒有多少人看好曹操。

為了保住利益和官職,曹操陣營裡無數人私下寫信給袁紹,暗通款曲,眉來眼去。

曹操獲勝之後,搜出了許多反信,但是他決定既往不咎。

一封信嘛,說明不了什麼。

陣營隨時都會翻船,我自己都朝不保夕,提心吊膽,何況別人?為了安撫人心,將反信付之一炬。

正是這種態度,不僅博得了恢宏大度的名聲,還收穫了無數粉絲。

大家紛紛獻計獻策,為他的事業添磚加瓦。

為官的本質談不上多麼崇高,什麼憂國憂民、為國為民,是裡的東西。

亂世之中混口飯吃,養家餬口而已。

做好本職工作,問心無愧的領份工資,已經是鳳毛麟角,十分難能可貴了。

石家垮臺了,就改投到劉家。

劉家的飯如果是夾生的,吃下去消化不良或者鬧肚子,何妨到李家去打工?

都是打工人,都不容易,何必為難打工人!放過別人,也就是成全自己。

想通了這些之後,郭威決定效法先賢,知道該怎麼做了。

一把火燒了反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沒這回事。

至於劉承祐,他遠在京師,什麼也看不到,什麼也聽不到。

老闆是好老闆,員工也都是好員工,大家還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王溥,字齊物,公元922年出生,乾祐元年甲科進士第一名,不但天資聰慧,而且十分好學。

曾著《詠牡丹》詩,詩曰: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全詩不但朗朗上口,而且十分勵志。

郭威眉目傳情,含情脈脈,看著這位二十七八歲的狀元郎,愛惜人才之心氾濫成災。

要不是他提醒,險些就鑄成大錯了。

狀元郎,你年紀輕輕就見識不同凡響,我想和你交個朋友,不知是否高攀?

王溥雖然年輕,但是深諳為人處世及官場進退之道。

如果沒有後臺靠山,沒有伯樂提攜,就算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狀元,仕途也未必會一帆風順。

有了郭威這個靠山,日後必定會平步青雲,升官快人一步。

兩人雖然相差二十多歲,但是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很快就成了忘年之交。

兩名士兵把符氏帶到郭威面前,她雖然頭髮凌亂,蓬頭垢面,似乎逃難回來的一樣,但是仍然不失雍容華貴的氣質。

落落大方,斂衽施禮,從容不迫的自報了家門。

原來她十分機警,不願做李氏父子失敗的陪葬品,在李守貞縱火的時候就躲藏了起來,逃過一劫。

啊,原來是魏國公符彥卿的長女。

符彥卿,字冠侯,出身將門,是後唐宣武軍節度使符審存的第四子,軍中稱為‘符第四’。

雖然抱著金飯碗降臨人間,但是立志要幹出一番事業,闖出一片天地。

身上沒有一絲官二代輕佻放蕩的習氣,反而自力更生,很早就上了戰場。

英雄兒女,憑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

吃祖業啃老本,非吾所願也!由於英勇善戰,忠心耿耿,深受歷朝君王器重。

郭威還在顛沛流離,吃了上頓愁下頓的時候,人家就已經名滿天下了。

如果說郭威是一夜成名的暴發戶,符家就是根基深厚的貴族。

無論底蘊還是內涵,都不可相提並論。

按說符氏是反賊的家眷,應該交給劉承祐刑訊逼供,嚴刑拷打,但是那樣會得罪符彥卿。

如果不交出符氏,勢必又得罪劉承祐這個老闆。

正所謂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

郭威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內心經受痛苦的煎熬,權衡利弊,決定慷公家之慨,結私人之誼,放了符氏。

不僅如此,還派遣自己的親兵護送她回家。

劉承祐,當初你無情的拋棄了我,以牙還牙,以報還報,今天我也無情的拋棄你。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毛絨兔玩偶 開局明朝:朱元璋是我爹 大明:我為天下師 奪隋:我在大隋當皇帝 穿越李唐 現代風雲:我有現代戰艦系統 戰爭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