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一)後周的前世今生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歷史是什麼?某種意義上理解,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

普通人能擁有歷史嗎?不好意思,普通人擁有的只能叫過去,不能稱為歷史,因為地位低,根本不配。

歷史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得益於史官制度。

史官會詳細記錄歷史上的大事件,而小事件則一筆帶過,甚至不予記載。

張三幾點鐘起床,李四幾點鐘睡覺,趙五在工廠打了多少螺絲。

省省吧,史官才沒有閒情逸致記錄普通人的這些芝麻綠豆的小事。

人家記錄的都是高大上的事件,記錄的都是和君王相關的事件。

這麼看來,歷史也能算是帝王史了。

史官的記錄都是事實嗎?都是無可挑剔的嗎?當然不全是,由於個人的喜好,由於人為因素的影響,這些記錄會出現偏差。

譬如某些君王會突然心血來潮來到史官面前,笑眯眯的說。

小同志,把你記錄的東西給我看看。

遇到這種情況,史官一般會予以拒絕,這些東西是不能給別人看的,只能留待後世點評。

就看一下下嘛,有什麼關係,做人不要這麼死板好不好?你這個小同志肯定剛參加工作沒有多久,不知道各種潛規則。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活泛一些,這樣路子才能越混越寬廣嘛。

面對君王死皮賴臉的要求,或者盛氣凌人的威脅,有的史官不能堅持原則,只好拿出記錄給君王查閱。

滿紙若是恭維奉承、歌舞昇平的話也就算了,如果記錄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君王就會立刻甩臉色。

我早朝的時候沒有挖鼻孔,也沒有剔牙齒,更沒有對著文武百官們大暴粗口呀,你怎麼胡亂記錄?你這不是抹黑我的光輝形象嗎?要改,一定要改,一直要改到我滿意為止。

更有甚者,乾脆自己充當起史官起來,提筆就改。

面對這樣的歷史記載,真實性是不是應該受到質疑?

後周是什麼玩意,怎麼沒有聽說過?知道秦漢,知道唐宋元明清,可是後周在哪個角落裡?

唐宋之間,有一段極其黑暗極其殘酷的時代,史學家門稱為五代十國。

水煮後周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五代十國。

唐宋過渡之間,就是五代十國,顧名思義,是五個朝代和十個國家。

五代是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則是中原地區以外的十個國家。

中原泛指中國,狹義上指的是今河南地區,是以河洛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中即是位居中央,八方來匯的地方,是聚眾謀議,定奪大事的地方,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

自夏朝起,先後有商、周、漢、魏、晉、隋、唐,等二十多個朝代,三百多位君王定都或者遷都於此。

別看現在的中原地區不怎麼樣,比不上北上廣深,似乎沒有多少存在感,要知道元朝之前可是妥妥的王氣所在,天子腳下。

十國是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楚、南唐、北漢。

五個朝代十個國家既然放在一起,那麼必然是有聯絡的。

從地理位置來看,五代擁有的中原在中間,而十國則環繞著中原,有如眾星捧月一般。

單從地理位置來看,就有了主從之分而事實也是如此。

十國中有的向中原稱臣納貢,有的暗送秋波,有的低眉順眼。

有骨氣的則自立為王,不拿五代當乾糧。

正所謂我的地盤我做主,我也是一代梟雄,憑什麼要向五代俯首稱臣?總而言之,五代十國的關係是以五代為主,十國為從,並存於唐宋之間。

關係融洽時稱兄道弟,翻臉了則拔刀子幹架。

蝙蝠身上插雞毛——你算個什麼鳥啊!打就打,誰怕誰呀!

五代從朱溫建立後梁,到後周滅亡,總共存世五十三年,即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

後梁907至923年,後唐923至936年,後晉936至947年,後漢947至950年,後周951至960年。

短短五十三年就更迭了五個朝代,想想當時的局勢是多麼的混亂動盪。

在中國大地上,每次朝代更迭或者說政權更迭,伴隨的幾乎都是戰爭和殺戮。

五十三年間換了五個朝代,至少要打五場戰爭。

正所謂成王敗寇,失敗者從歷史上消失,勝利者則指點江山,書寫歷史。

既然說到了五代十國,為什麼不從第一個朝代後梁說起,反而講述最後一個朝代後周,這不是掛倒檔開倒車嗎?是要從後往前說嗎?之所以不說後梁後唐後晉後漢,是因為這些帝王們太渣了,沒有最渣,只有更渣,有的更是渣的沒有底線。

常言說的好,亂世出英雄,五代十國雖然亂得一塌糊塗,可是卻沒有出過多少值得稱道的英雄。

相傳朱溫這個臭不要臉的,睡覺要兒媳侍寢。

就算是養子的媳婦,也是兒媳呀。

由此可見,這個傢伙不僅蠻橫霸道,而且心理扭曲加變態。

後漢隱帝劉承祐一言不合就拔刀子砍人,哪有半點帝王的樣子,分明就是古惑仔嘛。

帝王高居九重,不是應該勤政愛民嗎?至少也應該站有站樣坐有坐樣,怎麼都這樣了?這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帝王形象嗎?簡直是世風日下啊!

如果這樣想,只能說明戲說帝王的戲看得太多了,入戲也太深了。

帝王們不靠譜,老百姓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什麼民不聊生、生靈塗炭這些詞彙都不足以形容當時的局勢,不要說什麼感同身受。

現代人想吃什麼有什麼,不想做飯懶得動的時候還可以點外賣,當時的老百姓不餓死就謝天謝地了。

當時的苦,今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有不靠譜的帝王,就有靠譜的,郭威和柴榮就是區別於前代,靠譜的兩位帝王。

他們艱苦樸素,銳意改革,都值得稱道。

人們區別帝王的時候,往往會使用明君、暴君這樣的詞彙,其實古今中外,只有兩個階級,就是鐮刀和韭菜。

鐮刀是統治階級,韭菜則是被統治階級。

暴君昏君是不會同情憐憫老百姓的,那可是一茬接一茬的割韭菜,下手毫不留情。

明君則下手輕一些。

正所謂細水長流,韭菜飛不了逃不掉,留著慢慢的割。

還能留下好皇帝的名聲,何樂而不為?

後周只有短短九年時間,沒有發出過‘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強音,也沒有留下八國聯軍入侵的屈辱,但是確實存在。

不能因為不顯山不露水,平平無奇,彷彿一堆沙子裡最不起眼的那一粒,就忽視它的存在。

九年時間,三位帝王,分別是太祖郭威、世宗柴榮,以及恭帝柴宗訓。

九年出三位帝王,是不是太高產了?其實是郭威和柴榮宴駕太早了。

尤其柴榮,去世的時候才三十八歲。

三十八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人生閱歷有了,精力也很充沛,但是柴榮卻英年早逝了,留下小符太后和柴宗訓這對孤兒寡母。

主少國疑,會抄作業的趙匡胤趁虛而入,略施小計,就把少主柴宗訓從龍椅上趕了下去。

就這樣後周從建國到滅亡,只經歷了短短九年。

閒下來的時候,有人愛打麻將,有人愛跳舞,也有人愛看歷史書籍。

此文不是正兒八經的史書,講故事罷了,多些輕鬆詼諧而已。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毛絨兔玩偶 開局明朝:朱元璋是我爹 大明:我為天下師 奪隋:我在大隋當皇帝 穿越李唐 現代風雲:我有現代戰艦系統 戰爭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