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8章 成都之圍(上)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蜀廷朝天殿內,一武將奏報:陳軍連克夔州、江油、涪城。現正向成都進發。夔州刺史李淳洺之女李曼已抵成都,望陛下聖裁。

李袞道:宣李曼進殿。

只見一女子男裝打扮,更生的幾分俊俏。

她跪下說道:參見陛下,夔州刺史李淳洺有奏疏一封,呈聖皇帝御覽。

李袞親手來接,但見信中所寫,臣夔州刺史李淳洺泣血上奏,陳軍圍城三月有餘,臣數次乞援無果,糧盡兵竭,臣力戰而亡!陳軍此勢,必攻成都,願皇帝堅壁清野,招北周援軍攻江陵,北齊進淮南,則成都之圍可解。

李袞覽畢,說道:卿家滿門忠烈,追授李淳洺上柱國、夔州王。卿為太子妃,暫居秘書郎李之棟府。待陳軍敗後,擇日完婚。

李曼講道:陛下厚愛,大仇未報,妾應守孝三年。

李袞講道:如此也好,天家以月易年,三月期滿,擇日完婚。

李袞又說道:太子李從珂、檢校僕射王兆中及東宮官屬往長安求援,願割鳳、介二州,歲貢帛五萬匹。內閣總統成都防備事宜,堅壁清野,待援軍裡應外合。

退朝,內閣諸人留下。

蜀廷上,內閣次輔黃蓋講道:請皇帝論內閣首輔趙步嶺救援不利、觀望不前,貽誤軍機之罪。

李袞講道:當此時,要團結抗敵,你們六人為六門監軍,各帶御林軍一萬人守城,剩餘兩萬人為預備隊,並出內庫銀賞軍。

眾人散朝,黃蓋餘怒未消,在宮門外罵道:你與李淳洺政見不合,怎能置國事不顧?皇帝雖為你姐夫,你也要盡心國事!

內閣首輔趙步嶺講道:黃公息怒,事已至此,豈我一人之事?敢不盡力。

李曼隨李之棟回府,一路上,李之棟對李淳洺讚歎不已,又贊李曼雖為女兒身,渾身是膽。

李曼的隨從婉兒說道:豈止是膽,恨不能手刃陳賊。

李曼看了婉兒一眼,講道:下人無禮,惹秘書大人笑話。

李之棟講道:不妨事,都是一家人,想你父本為瀘州張氏,先帝拔擢,許世守夔州,我曾為你父軍中長史,太子妃不必有所拘謹。

陳軍加上原蜀軍十二萬,兵圍成都,芙蓉之城,天府之都,蜀中第一地,人間富貴府,轉眼間,寒風而過,已成甲兵之地。

陳軍烏壓壓一片,佇列有序,齊王攸居陣中,趙王廣盛居左,晉王廣德居右。

只見陳軍傳令兵閃出,說道:大陳皇帝旨,齊王殿下敕,我大陳甲兵二十萬,彈指間,連克十城,與民無犯。公等或累世公卿、或大族舊勳,識時務者為俊傑,早日迎降,不失封侯之樂。

齊王攸又命人將當年李袞父親李瀼自立的檄文射入成都:自古天下非一姓所有,天運迴圈,幾人帝,幾人王,有未成而中廢者,有既成而覆敗者。豈有帝之裔常為帝,王之裔常為王哉。獨不見秦漢晉亦曾君臨天下,後復轉而屬之眾傑。可見皇天無親,有德者受命,無德者廢棄。

齊王攸打算不戰而屈人之兵,打仗是要死人的,死人就要有嚎哭之聲,誰忍“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最重要的是耗資巨大,誰知城上一陣亂箭,傳令兵當場身亡。齊王攸見狀,只得下令攻城。

齊王攸說道:先登死士,賞銀五千兩,地一百畝,連升三級。(按照明朝生活水平來看:一兩銀子能買五百斤左右大米,也就是二百五十萬人民幣,明朝帶兵將軍一年的俸祿大約一千一百兩,也就是五十五萬人民幣,可想而知,這個獎賞是很豐厚的,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城上城下雙方好不慘烈,城下屍骨枕紀,城上傷痕累累。第一日雙方疲倦收場。

齊王攸中軍帳中,趙王廣盛說道:蜀軍困獸猶鬥,今日傷亡不小。

吳道濟也講道:看情形,蜀軍晚上極有可能偷營,我們可如此如此。

蜀廷朝堂上,李袞講道:今日一戰,諸卿有勞!沒有讓那卑鄙的李曄佔得半點機會,他一個次子,怎能敵過我這個長子,何況領軍的還是個次次子,朕心甚慰。

趙步嶺心想,立功的機會到了,他慷慨激昂的講道:陛下,臣願率軍偷營,殺殺對方銳氣。

黃蓋正色道:齊王攸雖不善用兵,但吳道濟乃軍旅中人,不可小視,還是固守待援為好。

趙步嶺一臉正氣的說道:黃公,都打到家門口了,不能讓陳軍小瞧了我們。。

黃蓋嘲弄道:禦敵於外,怎麼不在夔州?

李袞說道:好了好了,你倆都不要講了,趙首輔帶軍可試探進攻,不利則還。

趙步嶺得意的望了望黃蓋:是,陛下!

趙步嶺帶兵出城,直插陳軍中軍大帳,趙步嶺見大帳中無人,桌上有書信一封,上寫蜀內閣首輔黃蓋謹拜齊王殿下。趙步嶺將信一揣,只聽的帳外鼓聲四起,殺聲震天,趙步嶺急忙撤軍,損失了幾百名士卒。

趙步嶺拿著信見了李袞,說道:本地世族見異思遷,前者李淳洺擁兵自重,今日他師傅也如此,不可不防啊。

李袞無奈,說道:我這皇帝,做的憋屈,朕登基時,年齡小,先帝恐我守不住基業,故讓黃蓋等輔助我,他直言肯諫,有些意見確實不錯,朕也能體諒,你不要再說了,朕自有安排。

次日,李袞召黃蓋及各文武大臣入見。

李袞將信給黃蓋,黃蓋看後大笑:反間計,陛下也信嗎?

李袞說道:朕當然不信,但眾卿之口,還是愛卿不要領兵了,在家將養,待陳軍敗後,再做議論。

黃蓋說道:陛下被小人一誤再誤,臣不領兵也罷。

黃蓋頭也不回的就離宮了。

趙步嶺說道:陛下,你看他什麼態度,眼裡還有陛下嗎?

李袞擺手:好了,黃蓋負責守禦的城門交給你。

散了吧。

次日,吳道濟見城牆上沒有黃蓋,知道反間計奏效,乃令傳令兵喊道:蜀中豪傑散盡,忠良不用,小人當道。

趙步嶺聽到,心中煩悶,乃開城門,令將挑戰,只見趙王廣盛拍馬而出,兩人相鬥從早至晚,不分勝負,城上突放暗箭一支,正中廣盛肩,廣盛落馬,其所騎的戰馬在陣前長嘯。

齊王攸所騎戰馬聽得廣盛戰馬嘶鳴,彷彿受驚,直衝向蜀將,蜀將見此人直衝過來,並無兵器。

蜀將趁勢要殺齊王,只見晉王廣德躍馬而出,一箭射中蜀將,將齊王攸拉回,廣盛也被救回。吳道濟大喊:攻城。陳軍鼓聲大做,咚咚咚,彷彿是催命符一般陣前的蜀軍反應不及,被陳軍反衝,急忙退回城中,關閉城門,蜀軍驚魂未定,沒有發現他們其中有假冒的蜀軍,已悄然在成都潛藏下來。

大軍又苦戰了一天,殘陽如血,屍陳遍地。

晚上在趙王軍帳中,眾人齊聚。

趙王廣盛說道:多虧王兄,不想城上暗箭傷人。

晉王廣德笑道:好好養傷,有齊王叔和諸位大將在。

齊王攸也說道:侄兒好好養傷,我們今天突進去很多內衛,已經埋伏起來了,明晚大軍就可進成都了。

趙王點頭稱是,並說:王叔的戰馬看似強悍,怎麼如此不堪戰陣?

齊王攸說道:這馬可能訓練的不好,初次上場,難免有些慌亂。

趙王說道:王叔可暫乘我的戰馬,指揮作戰。

齊王攸說道:好。

長安城中,北周朝堂上,李從珂一行正在北周朝廷上慷慨陳詞。

陳軍復蜀,三國中實力最強,若不出兵,不止下一個滅亡的又是誰?當初桓溫滅前秦、宋帝劉裕滅後秦。皆平蜀後出兵。唇亡齒寒,現陳軍困頓堅城之下,鳳、介二州不費吹風之力可取,蜀願歲貢帛三萬匹,大周發鐵騎兩萬,步兵三萬救援成都,攻滅陳軍,易如反掌。外存鄰國感其德,內得財地存其惠。願陛下御覽!

發兵五萬,僅貢帛三萬匹,好算盤啊。

只見一人閃出,周帝宇文明說道:蕭卿,不得無禮。

李從珂聽的這是前梁宗室蕭察,前梁被李氏取代後,梁帝宗室中只有蕭察一脈逃至北周。

李從珂哭道:同是羈旅之臣,亡國之痛豈可再得?蜀歲願貢帛五萬匹。

蕭察唉唉嘆氣,默不作聲。

宇文明說道:鄰國有難而不救,後世如何評說!詔:以武定王宇文師為江陵道行軍總管,李從珂、蕭察隨軍。

李從珂說道:今成都有難,陛下為何派兵至江陵?

周帝宇文明說道: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兵法雲“攻其所必救”,所謂“圍魏救趙”之計。

李從珂說道:陛下聖明。

周帝宇文明說道:卿下去休息,晚上朕當安排夜宴。

李從珂說道:謝陛下聖恩!

回到驛館後,王兆中對李從珂說道:觀周帝之意,彷彿不以蜀地為意。

李從珂說道:寄人籬下,又有何辦法?

王兆中說道:當遣人至北齊求援。

李從珂說道:有理!你可先返成都,我自派人前往鄴城見齊帝。

王兆中說道:太子保重,周虜、齊胡心不可測。

李從珂揮手道: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夜幕下,一場盛大的宴會在北周的宮城舉行。席間,周帝宇文明展示了大國的威風,李從珂也隨之讚揚,賓主都彷彿很高興。

宴會散了之後,周帝宇文明留下宇文師,交待宇文師如此如此,君臣二人相談甚歡而別。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兵王捕頭,這個捕頭以理服人 強明往事 為了天下蒼生,我被迫權傾天下 這個遊戲好真實 少年青衣 我想宅在初唐 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