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50章 戰孫吳(二合一大章)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溫和的陽光如金黃麥浪般灑落在江南的大地上。

一個碧眼紫髯,頭戴金鼠氈帽的傢伙坐在車輦中,折花對春風與紅蠟……

此人正是剛剛由“吳猴子”(吳侯)晉升為“吳王八”(吳王)的吳主孫權!

本來,孫權在江東小日子過得很美,每天不是玩步練師,就是玩步練師。

但呂蒙在前線的戰報打破了他的歲月靜好。

在聽說天降神秘部隊救下了必死的關羽後,孫權立刻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急忙請“江東大神”呂範當場跳了一段。

而後他便得知了一百零八星宿的故事。

憂心荊州時局的他,立刻糾集十萬部眾,沿水路一路南下,欲直奔江陵。至柴桑,方聞南郡已失,遂改道奔武陵而去。

至武陵,稍作休整,孫權便又直奔公安而來。

吳部前鋒大將乃是丁奉。

此時他正行進於一條山脈當中。

大軍正行間,忽聽得一聲信炮起,前方飛出一彪人馬出來,攔住去路。

只見為首那人:盔上紅纓飄烈焰,錦袍血染猩猩。獅蠻寶帶束金鞓。雲根靴抹綠,龜背鎧堆銀。坐下馬如同獬豸,狼牙棒密嵌銅釘。

此人正是梁山第七位好漢,霹靂火秦明。

丁奉見有兵馬攔住去路,立刻嚴陣以待。出陣喝問秦明姓名。

秦明也不答話,舞著狼牙棒便衝向丁奉。奉大怒,亦拍馬舞槍直取秦明。

那秦明武藝高超,一條狼牙棒似有千般解數,又勢大力沉,棒棒皆如有雷霆之力。丁奉雖然也武藝精熟,一條槍沒半點放閒處,但終究難抵秦明神力,被秦明殺得雙臂痠軟,虎口大震。

丁奉見急難取下秦明,虎口又有微微滲血的跡象,於是賣了個破綻,撥馬奪路而走。

秦明也不追趕,指揮眾軍佔住隘口,齊齊向吳軍放箭。

如飛蝗般的箭雨撲面而來,吳軍措手不及,頓時就死傷大半,丁奉也一個不留神,左臂上中了一矢。

奉怒轉更盛,當即命令軍士奪取隘口。

見吳兵如潮水般殺來,秦明也不慌張,令旗一揮,大軍便一鬨地都上山去了。

丁奉氣恨填胸,立刻下令上山追捕。只見上面擂木、炮石、灰瓶、金汁,從險峻處打將下來。吳兵不曾提防,措手不及,頓時又傷了一大片。

丁奉心中愈怒,咬牙切齒,誓要斬殺秦明。

其弟丁封這時勸阻說:“哥哥,吾觀此夥人不過一群山賊盜寇,何須與他們置氣?況且他們佔山日久,對此處的地形無比熟悉,我軍若進山剿賊,必然遷延日久,恐誤了大事。不如暫忍下這口氣,先穿過此山,解救公安之圍,日後再徐圖報復。”

丁奉:“不然。此夥賊人雖然蠻野。然而卻訓練有素,戰力強悍,行軍與撤退又皆井然有序,絕非一般強人。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這夥人很有可能就是呂平南(呂範時拜平南將軍)所說的那夥梁山賊人。

所以我們絕不能聽之任之,不然主公大軍一至,必然遭其損毀。”

見丁奉這般說,丁封便不再阻攔。

於是兄弟二人便繞路進山。

此時天色漸晚,又山路崎嶇,行軍甚為不易。

正行軍間,西北邊鑼響,樹林叢中閃出一隊紅旗軍來,對著吳兵一陣亂箭齊發。丁奉急忙引了人馬趕將去,然而就在這時鑼也不響,紅旗和軍隊都如人間蒸發般不見了。

那條路上又被亂樹折木和岩石擋了住了去路。

丁奉急命人開路。

然而他們剛剛疏通道路,就有一軍漢來報道:“東山邊鑼響,又有一隊紅旗軍殺出來,東邊的弟兄又被衝殺了不少。”

丁奉趕緊引了人馬,飛也似地奔到東山邊。

然後,等丁奉趕到的時候,這裡的情況和之前如出一轍。鑼也不鳴,紅旗和軍隊也不見了。

並且又是一條被岩石阻塞的路徑。

丁奉肺都要被氣炸了,恨不得把牙齒都給咬碎。

正生氣間,丁奉又聽得東山邊鑼聲震地價響了起來。

……

如此反覆折騰了數遭,兵馬倒是折損了不少,人卻一個都沒抓住。

彼時三軍中有多半數人都掛了彩。

他們本就因為長途跋涉而疲憊不已,水米未進,又折騰了大半天,士氣一下就降到了最低點。

丁奉見三軍萎靡,情知不是頭,心中也不免開始驚慌了起來,急忙組織軍馬下山。

然而也就在這時候,山上忽然齊齊亮起大把火光。

吳用等人簇擁著宋江出現在山頂。

望著這個戲弄自已的元兇惡首,丁奉咬牙切齒,“你們究竟是什麼人!”

宋江輕輕一笑:“取你性命的人。”

丁奉勃然大怒,完全忘掉了自身不利的局面,大喝一聲,組織軍隊再次發動進攻。

宋江輕蔑地看了一眼丁奉,兩手一招,亂石與亂箭便齊齊衝吳軍砸了下來。

四面八方殺聲四起,梁山大軍蜂擁而至。

丁奉大驚失色。

吳軍不能抵擋,傷亡慘重。

丁奉急引兵殺開一條血路。十停人馬只衝出了兩三停左右。

可等他好不容易率殘部人趕到山下的時候,卻又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留守在山下的吳軍竟然全部被人殺死在山下!

丁奉還來不及反應,一支軍隊便又如神兵般從天而降,出現在他們面前。

為首的正是那行者武松與青面獸楊志。

兩人各率一支人馬,堵住了左右兩處隘口!

這時,山上的李逵又引著項充、李袞等人趕了下來。

一時間,蠻牌飛動,標槍齊發。

丁奉急奪路而走,只率幾十名親兵突出重圍。

其弟丁封走得慢了,被武松趕上。直接從馬背上揪下,被當場砍了腦袋!

……

卻說丁奉帶著敗軍沿舊路折返,正遇見孫權大軍。

丁奉哭拜於地,具表前事。

而孫權在聽完丁奉的話後,瞬間暴怒。

“此等大事,為何事前不與我請示?擅自做主,盲目攻取,致我前鋒數千大軍盡喪。事到如今,汝還有何話說?左右,把丁奉給我推出去砍了!”

正當眾人將丁奉綁縛起來的時候,一個雄渾的聲音在孫權背後響起。

“且慢。請主公暫息雷霆之怒,聽某一言。”

一名高大威儀的華服老臣緩緩驅馬向前。

眾人齊看時,認出此人正是日前曾為孫權占卜問卦的呂範呂子衡。

三軍為之肅然。

原來這呂範素來威嚴,就連陸遜、全琮這種貴族子弟都不敢在他面前輕脫。又資歷深厚,孫策起兵之初,便率人歸附,隨孫策一路平定江東,在軍中很有威望。

孫權見是呂範,亦欠身恭謙說:“公有何指教?”

呂範朗聲說:“丁奉雖有過,但吾聞其人素有勇略,是員可塑之將。主公切不可因其一時之失利,而否定其人,壞我孫吳未來之股肱。”

從來不尊老愛幼的孫權在呂範面前卻顯得無比客氣(張昭:(╬◣д◢)):“公既出言,敢不從命?”

於是令人釋放了丁奉。

丁奉泣淚拜謝而去。

孫權這時又嘆息一聲,對孫權說:“若當初用公之言,不致有今日之分神勞頓,權悔之無及矣。”

呂範臉上染上了一層慷慨奮進之色,慨然道:“事已至此,不必多言,迎風而上便是。”

孫權亦被其感染,信心倍增。

……

你道孫權為何有方才這般言語?

原來早在劉備赴京口見孫權的時候,呂範就曾建議孫權直接將劉備扣留在吳地。但當時孫權還沒有認清劉備“猾虜”的本質,很輕易的就相信了劉備的鬼話。不僅把妹妹嫁給他,將他們全須全尾地送回荊州,還將周瑜辛辛苦苦拿下的南郡和劉備做了交換。

這件事發生沒多久後,一直夢想著二分天下的周瑜就噶了,死因不詳。

而劉備在得到南郡後,立刻如魚得水,短短數年間,便席捲兩川之地,徹底做大做強,在南方逐漸與孫吳有了分庭抗禮之勢。

孫權這時才明白自已當初有多麼的愚昧。

但木已成舟,覆水難收,孫權只好吞下這自已種下的苦果,與曹操聯合,共同對抗關羽劉備。

也是在這種時候,他才明白呂範當初的那番話是多麼的真知灼見。

於是他才有了剛剛那番感慨。

……

插一點閒話。

此番軍事行動。呂範原本其實並不在這次大軍的序列。

他原在柴桑,是孫權過柴桑時親自去拜會他,並請求呂範為他去鎮守建業。

但呂範對他說,這夥賊寇中多有妖術,怕三軍在這方面吃虧,主動請命跟隨大軍出征。

而聽了呂範話的孫權也心不自安,忙不迭的同意呂範隨軍而行,另選他人往鎮建業。

……

休整一夜。

第二天孫權就按照丁奉的指引,來到昨晚丁奉與宋江交戰的山中。

而宋江等人早已恭候多時。

茫茫人海中,宋江一眼就認出了孫權。

畢竟這碧眼小兒,紫髯鼠輩的辨識度實在太高了。

宋江策馬出陣,遙指孫權,明知故罵:“你就是那傳說中的那個大魏吳王孫十萬?”

孫權:???

呂範縱馬而出:“你那草寇,安敢口出狂言!”

宋江眉頭一皺,有些不自信的問:“你是呂範?”

呂範:“既知吾名,安敢犯吾境?”

“哇,貞德食泥鴨!”

宋江很做作的表現出一臉“小迷弟”般的欣喜表情。

呂範這時也有些蒙圈了,失神片刻,怒斥說:“你這賊子,胡言亂語些什麼!”

宋江一臉怪笑,故意挪餘他說:“呂先生你誤會了,我可是你的十年老粉啊!”

呂範越聽越覺得怪異:“什麼粉?”

“就是早就很崇拜你的意思。”

下一秒,他就又話鋒一轉,攻擊性拉滿道:“畢竟你僅僅靠一張臉就騙走了縣裡最漂亮的富家女,實在是神乎其技,令人欽佩啊,欽佩!”

呂範老臉一紅,梗著脖子爭辯道:“什麼話,這叫什麼話!讀書人的事怎麼能用騙這個字呢?”

宋江微笑著看著眼前的“呂乙已”,搖了搖頭,真心實意說:“大鍋,你就教教額怎麼吃軟飯的撒?”

呂範:WTF?

大鍋,什麼大鍋?

是行軍背的那種大鍋嗎?

還是鍋碗瓢盆換剪刀的那種鍋?

可不管是哪種鍋,這和眼下談論的這件事有什麼關係?

呂範實在聽不懂這個人的鳥語,怒氣磅礴說:“你這賊骨頭,休要再胡言亂語。我只問你,我孫吳和你無冤無仇,何故在此設伏,傷我子弟?”

宋江:“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你替得是誰的天?”

宋江一勒馬肚,直接佔據道德制高點:“當然是漢家的天!

怎麼,難道呂先生對此有什麼異議嗎?”

面對這個“道德衛士”,呂範竟一時啞口無言。

雖然這時候漢運衰微,天下已漸成三足鼎立之勢。但畢竟漢家的招牌還在,即便是名存實亡,但誰也沒有勇氣扯開那最後一道幔布,名義上都仍以漢臣自居。

宋江拿漢室來壓他,就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逼逼賴賴。雖然立不住腳,但還讓對方無話可說。

呂範失神片刻,馬上轉變思路回懟道:“我江東自破虜將軍起,三代皆以匡扶漢室為已任,破賊討逆,是大漢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若說替天行道,也是我家替天行道,幹你這未來之世的惡賊甚事?”

宋江神情一滯。

你家那位,替天行道?

你認真的?

宋江不想再和他廢話,直接說道:“休要再言,今日我宋某在此,汝等休想踏入公安半步!”

呂範冷笑道:“大言不慚!”

話不投機,雙方直接開戰。

雙方從平明戰至日中,雖不見勝敗。但宋軍依仗地理上的優勢,明顯更據上風。

正當戰局焦灼之際,山谷中突然衝出一支人數眾多的步卒軍士,直奔孫權而去。

這支軍隊中的兵卒,人人皆虎背熊腰,凶神惡煞。手持標槍蠻牌,攻守皆得心應手,收放自如。

他們正是由李逵領銜的衝陣營。

其部下有: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喪門神鮑旭。

這幾個人,本身就一個比一個瘋批。

他們的頭頭李桑閣下更是瘋批中的瘋批!

一支由瘋批領銜組成的瘋批軍隊,其衝擊力可想而知。

孫權立於高處,見這支軍隊衝得兇狠,急令弓箭手向他們射擊。

宋軍立刻收斂攻勢,將蠻牌合在一起,鐵牌連環,無懈可擊。

所有的箭矢都如勁風般地射在蠻牌上,然後又如落葉般無力墜在地下。

吳兵的箭雨攻勢被輕易化解。

而趁吳兵在換箭的間隙,宋兵又散開蠻牌陣,重新發動進攻。

等新一輪的箭雨落下,他們又合併在了一起。

週而復始。

李逵軍離孫權越來越近。

孫權徹底不淡定了。

這一刻,他想到了當年被張遼“追求”時的快樂。

而就在這時候,宋軍陣中有一人大喊:“鐵牛,站在高處的是孫權,先捉了孫權。”

李逵聞言,兩眼一瞪,嘴裡哇啦哇啦地怪叫著就衝了上去,吳兵皆不能擋。

孫權大驚失色,急忙下臺而逃。

站在山頂上的燕青見狀,又喊道:“鐵牛,穿大紅衣服的是孫權,捉了孫權。”

孫權臉色一變,咬了咬牙,迅速脫了衣服,棄在地上,只穿單衣而逃。

燕青又喊:“鐵牛,戴帽子的是孫權,休要讓他走脫了,趕快抓了他。”

孫權絕望極了。但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只好又將帽子給丟了……

這一刻,“父子同心”這個詞的含金量極速飆升!

這時,李逵追的不耐煩了。不等燕青命令,就直接掄起一把板斧,瞄準孫權的後腦勺就甩了過去。

……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重生之我擁有了撞杆系統 開局穿越崩三?! 南明之紹武大帝 衙內闖三國 探險:1978崑崙山回憶錄 大清末年之我是臺灣總督 大明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