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38章 孤獨的中國 交鋒的“觀念”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段往事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閃耀著獨特的光芒。而明末錢謙益與柳如是的故事,無疑是其中令人感慨萬千的一段。當我們翻閱明史或相關文稿時,這一歷史事件總是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感觸。

錢謙益,這位曾在明朝文壇享有盛譽的人物,卻在清軍入關後,與柳如是相約投湖,而最終他卻拒絕投湖,降於清軍。這一行為使他成為了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在人們眼中,他似乎缺少了應有的骨氣,成為了一個沒有堅定立場的文人。

歷史無法重演,但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教訓,進行選擇。當面對強敵入侵、國破家亡的現實環境時,世界上各個國家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這便涉及到人們對戰爭以及國家存亡的觀念。而東西方在這方面的理解和觀念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有這樣一件事可以很好地說明這種差異。上個世紀中葉,敗退到臺灣的國民黨中,一位著名的高階將領前往西歐考察軍事。當他來到荷蘭和比利時等小國時,他被允許檢視這些國家的相關戰備檔案。然而,令這位將軍感到震驚的是,這些小國戰備檔案的開篇部分,竟然是如何有序投降。檔案詳細闡述瞭如何集結武將力量、放下武器、維護治安、保護物資,與敵方進行何種談判,以及如何維持社會穩定、減少經濟損失、爭取最大國家利益等內容。這位原國民黨高階將領感慨道,如果這樣的檔案在國民黨內部出現,那無疑會被視為叛徒,甚至可能面臨上軍事法庭和被處死的風險。但在西方軍人的眼中,國家弱小,難以與強敵抗衡,這是現實存在的條件,那麼最理性的選擇就是投降敵方,以減少民眾的損失和人員的死亡,爭取在投降後能有一個較好的政治環境,從而重新振興國家。

正如這位國民黨高階將領所說,在東方,基本上任何一個國家,如果要把這種投降作為戰爭預案的先導條件,並制定相關檔案,那隻能被視為喪權辱國的賣國行為,是奇恥大辱。而西方那種理性的、以事實為根據的、有序的妥協,在東方世界裡則被視為無法接受的恥辱。

在軍隊中,對待被捕人員的態度也能看出東西方以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之間的差異。在東方及許多其他國家,對於投降敵人並叛變的軍人,採取的方式往往是極端的,甚至可能會被秘密處決或送上軍事法庭,剝奪其生命。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曾在二戰期間作為一名飛行員,被日本擊落後成為俘虜。然而,他卻被稱為美國的英雄,回國後還憑藉二戰的功績成為總統候選人,並最終成功當選美國總統。而在東方,這樣有瑕疵的軍人是不可能登上權力巔峰的。

東西方觀念的差異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基因和現實條件的制約。西方許多歐洲國家在歷史上曾實行領主分封制,即國王將土地分封給貴族,貴族再將土地分給手下的騎士或地主,以及他們的僱工和佃農。這種金字塔式的結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形態,其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即“我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我只服從於我的主人,我的主人才服從於我主人的主人”。這種只為上一級負責,而不為國家整體負責的思想在西方是普遍存在的社會意識。

在西班牙與尼德蘭(即現在的荷蘭)的戰爭中,也出現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景。尼德蘭人並不關心誰是自已的國王,無論是英國人、德意志人還是其他人來當國王,他們都覺得無所謂,只要能維護好社會的基本秩序就行。因為荷蘭是一個貿易型國家,只要能保證國家的穩定,那麼無論是國王還是貴族來自哪裡,他們只要能維護好這種秩序,就算是完成了任務,他們可以被視為是為國家服務的人員。所以,他們可以接受外來者成為國王,並向他們繳納相應的稅賦,承認他們的行政管理權。這種奇葩的思想,在中華民族大一統的社會中,是絕對難以想象的,是完全背離正統觀念的行為。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有其根源和出處。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是歐羅巴人的思想輸出,而阿拉伯半島則是伊斯蘭文明的精神發源地。中華文明則以黃河文明為主,形成了多元性、包容性的文化。在這些不同觀念和思想的薰陶下,塑造了不同的社會形態,也註定了各族各國有著各自不同的觀念。在世界範圍內,這些觀念難以形成統一性,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之間在文化、藝術、哲學、軍事等方面的交流不斷加強,促使了各個國家文明的進化和觀念的改變。這種歷史的演進是一種不可逆的前進步伐。

如今,美國搞小院高牆,搞經濟隔離,搞文化隔離,在輿論上進行打壓和扼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逆時代的觀念,註定會被歷史所淘汰。

回顧歷史,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東西方觀念的差異以及它們所帶來的影響。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這些因素塑造了他們對戰爭與國家存亡的看法。我們應該尊重這些差異,同時也要從中汲取教訓,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歷史的教訓。當一個國家或民族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如果缺乏堅定的信念和勇氣,輕易選擇投降或妥協,那麼最終可能會導致國家的淪陷和民族的屈辱。相反,如果一個國家或民族能夠保持團結一心、頑強抵抗,那麼即使面臨強大的敵人,也有可能取得勝利,捍衛國家的尊嚴和主權。

在當今世界,雖然我們生活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中,但我們仍然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我們要珍惜和平,努力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實力和素質,提高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以確保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前進,實現繁榮昌盛。

此外,我們還應該積極促進東西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透過相互瞭解和學習,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觀念和文化,消除誤解和偏見,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真正實現世界的和諧與發展。

東西方對戰爭與國家存亡觀念的差異是一個複雜而又深刻的話題。透過深入研究和探討,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同時,我們也應該以史為鑑,不斷反思和改進我們的觀念和行為。

當我們審視歷史的長河,錢謙益與柳如是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片段,但它卻折射出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人們的思想觀念。而如今,我們站在時代的新起點上,更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不同的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戰,為實現人類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努力。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展望未來,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神賜新生 但願來世還會相遇 民俗巡禮:我為陰天子 異世界逆天小賣部 穿書後,我惹上了病嬌反派 守護我的玫瑰 時空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