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91章 中方海軍力量一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其實,看完日本近代海軍的實力之後,再看看中國近代海軍的發展歷史,就會知道為什麼二者實力相差如此之大了。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國人中的有志之士終於看清中西方之間的差距,同時為了抵禦西方帝國主義的入侵,必須要建立一隻屬於中國的近代海軍。

唯有如此,才能在與西方帝國主義的交鋒之中,抗住堅船利炮的攻擊!

為了建立近代海軍,這些思想開放,擁有西方學習經驗的人率先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法!

想要真正的擁有與西方列強媲美的海軍力量,就必須學習引進西方最先進的海軍科學技術!

在這些人當中,有兩個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們就是林則徐和魏源!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魏源並在其所撰寫的《海國圖志》一書中,詳細寫出了引進西方海軍科學技術,建造戰艦,製造炮械,建立一支擁有100艘戰艦、3萬名官兵的近代中國海軍的方案。

同時,他還建議裁撤舊式水師以及多餘繁雜的兵餉,將這些錢用來培育精兵良將和發展海軍工業。他認為一旦實現這一海軍建設方案,中國的近代海軍就可以在萬里海域肆意翱翔,與西方國家的海軍交戰也不再落於下風!

《海國圖志》成書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但是到20年以後的19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林則徐、魏源兩人的提議仍然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並未能得到實施。

在此期間,中國又經歷過失敗得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更慘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大劫難,英法聯軍從海上多次入侵後一直攻入北京,古都北京被洗劫,圓明園被毀,造成中國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建立近代中國海軍的方案才開始實行,經過大臣的奏請而提上了清王朝的議事日程。

1866年6月25曰,閩浙總督左宗棠上奏清廷,在福州馬尾設立船政,造艦育才,以籌建海軍。

7月14日,清廷批准左宗棠奏議。

11月19曰,根據調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的奏薦,特任原江西巡撫沉保楨為首任福州船政大臣,興建福州船政。

從此,標誌著近代中國海軍的籌建開始起步。近代中國海軍的興衰史,經歷清末海軍與中華民國海軍兩個階段。

一旦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海軍力量,就必然要培養專業的人才!

清末海軍的人才(初級指揮軍官、初級專業技術軍官)培養,由最早建立的福州船政學堂和以後建立的天津水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黃浦水師學堂、煙臺水師學堂等共同擔任,共畢業學生1570餘名(其中一部分派遣出國留學海軍),這一批學生成為了近代海軍的骨幹力量。

清末海軍艦艇,採取引進西方技術自行設廠建造與向西方購買並舉的方針。自造艦艇主要來自福州船政的造船廠。

到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在這20餘年時間內,清末海軍已具有相當規模。共有鐵甲艦、巡洋艦(快碰船)、驅逐艦(魚雷快船,獵艦)、炮艦(蚊船)、炮艇、魚雷艇、練習艦(練船)和其他兵船等蒸汽動力艦艇130餘艘,總排水量約12萬噸。

並且已經建立有北洋、南洋、福建、廣東等4支區域性艦隊,其作戰實力在當時的遠東地區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由於清廷軍政當局戰略指揮無能,海上戰役指揮嚴重失誤,導致福建海軍在1884年中法戰爭馬尾海戰(亦稱馬江之戰)中沉毀殆盡。

清末海軍的主力北洋海軍也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豐島海戰、黃海海戰(亦稱大東溝海戰)和威海衛之戰中,連戰連敗,最後全隊覆沒。

從此之後,中國海域制海權落入侵略者之手,中國海防依然漏洞百出。

中華民國海軍的建立離不開孫先生的高瞻遠矚!

近代中國的偉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先生在領導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的辛亥革命之後,即明確指出:“世界大勢變遷,國力之盛衰強弱,常在海而不在陸,其海上權力優勝者,其國力常佔優勝。”

在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孫先生即有此真知灼見,足見他具有領導國家走振興海權之路的膽略與決心。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但很可惜的是,孫先生擔任臨時大總統的時間僅有短短的3個月,雖然他對建立近代海軍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議,但因為國家大權旁落於袁世凱之手,最後振興中國海權的思想終究是不能實現,他在1912年12月弔唁海軍總長黃鐘瑛逝世的輓聯中闇然發出“傷心問東亞海權”的慨嘆。

1919年,孫先生又提出“爭太平洋之海權,即爭中國之門戶權”,它關係“我中華民族之命運,中華國家之命運”的正確論斷。

但是,從1912年4月以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由於缺乏海洋觀念和海權思想,忽視海防,加之復辟與反覆闢鬥爭,軍閥割據與混亂,孫先生在廣州領導的護法之役未獲成功,海軍領導與指揮難以統一。

雖然中華民國近代海軍的建立與孫先生構想的出入很大,但多少在磕磕碰碰中還是積蓄了一些力量。但就算是這些微薄的力量,卻也因為各地軍閥的私心,導致力量分散,得不到最好的發揮!

在當時,北京政府即北洋軍閥政府海軍有艦艇30~40艘。廣州軍政府海軍即護法艦隊有艦艇18艘,至1927年北伐戰爭時達48艘。東北海軍即奉系海軍有艦艇20餘艘,以上3部分海軍共有艦艇100餘艘,總排水量7~8萬噸。

1929年1月,南京國民政府統一各部分海軍,編制有第1、2、3、4艦隊和練習艦隊、魚雷游擊隊。

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海軍共有艦艇120餘艘,約萬噸。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京國民政府海軍艦艇在長江口江陰、珠江口、閩江口等地自沉25艘(另徵用民船約300艘自沉),用以阻塞航道、遲滯曰軍進攻行動。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我要改變整個世界 大唐雜貨鋪 支教十年,你告訴我這是大唐 隋起波瀾 人在大楚,我真沒想黃袍加身 綜武江湖之我宋青書開局綠帽子? 夢迴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