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69章 籌建織布廠(1)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大寧,第一棉紡廠

一架架朱權牌紡紗車整齊的排列在新建的廠房內,總共3千架,排成10排,每排300架;

超過3千名女工正在加班加點的紡紗,這裡可沒有八小時工作制,基本上每天都要勞作五個時辰,就這女工們還對朱權感恩戴德。

寧王爺不僅將她們從韃靼人的地獄中救了回來,還讓他們有活幹,可以透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和兒女,有尊嚴的活著,所以她們幹活從來不偷懶,恨不得每天再多幹一個時辰!

朱權畢竟不是日不落帝國那些資本家,這家棉紡廠可是正兒八經的國營企業,跟生產建設兵團內的軍戶一樣,都是替寧王辦差的,這不寧王又過來看望她們了。

朱權換了不套王爺的常服,手中握著一把用來裝逼的紙扇,周圍自然是前呼後擁,頗有一些後世領導視察國企的感覺;

內務府總管解縉全程陪同,隨時配合朱權裝逼和給他答疑解惑。

“老解啊,機器全開動後,這個羊毛能供應得上來嗎?庫存還有多少?”

也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朱權非正式場合喜歡叫解縉為老解,一開始解縉也很牴觸,畢竟他才25歲,正當壯年;

後來他發現這個殊榮只有他一人獨享,別人就是55歲,朱權也不會這樣稱呼他,最多稱姓加官職,這就讓解縉感覺到了自己在王爺心中獨一無二的地位。

這個老解也就越聽越順耳,要是一天不這樣叫他還真有一些睡不著覺!

這不一聽王爺叫老解,立馬就堆著笑臉回答了朱權的問題,棉紡廠的事他門清。

“回殿下,暫時夠用,庫存大約還夠用一個月,新紡車推廣後,這一個女工能當以前的12個用,對羊毛的消耗很大。”

朱權習慣性地開啟紙扇,瀟灑地扇了幾下後說道:

“老解,要把格局開啟一些,這才剛剛開始,現在是試驗階段;

這個紡車還是可以改良的,以後要增加到幾十支,甚至幾百支,所以羊毛的事一定要催著韃靼的!

告訴韃靼人,羊毛有多少要多少;

糧食、茶磚、鹽巴甚至鐵鍋,只要他們拿羊毛來換,有多少換多少!

提醒他們,要是羊毛不夠剪了,可以多養羊嘛,減少馬的數量。”

解縉嘴巴張的都可以塞進一隻大雞蛋了,一個人操作幾十支,甚至幾百支,王爺還真敢想,到時候紡出來的棉線,供應整個北方都夠了。

“殿下,如果是這樣的話,紗線就會出現過剩了,到時候整個大寧的婦人織布也織不過來。”

朱權的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這個珍妮紡紗車弄出來了,那織布機領域的飛梭也該登場上;

這玩意更簡單,就是在現有的織布機的兩邊增加一個梭盒,用一個長木板連結,在每一個梭盒內都有一根水平的錠子,可以自由地隨錠子滑動的是一個皮帶的傳動器和皮結……

有了飛梭,織布機的效率將成幾何倍的提高,到時候就怕紗線不夠用。

“吾這是不是該踢翻一架織布機了!”

想到得意處,朱權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正好被解縉聽到,連忙問道:

“殿下幹嘛要踢織布機?難道你會法術?一踢織布機就能織出一匹布來?”

朱權一陣小尷尬,暗道這人都是一些什麼腦回路,把本王當孫猴呢!

“哪個老解啊,吾也只是一個凡人,變不出布帛來;

倒是可以考慮再建一家織布廠了,這個不能再由王府獨資經營,得讓利給民眾。

這樣,你去民戶中摸摸底,看看那些有實力的商人,有沒有興趣跟王府一起合夥開一家織布廠;

王府出技術和織布機,工人就從救回來的那些婦人中招收,他們出資金,一起合夥辦廠嘛!”

這個事解縉記下來了,接下來就陪同朱權在廠房裡開始轉悠了起來,幾千個人一起幹活的場景的確挺壯觀,這還只是一個家,想想後世製造業盛行的時候,在南方工業園內工廠一家連著一家,那些大型的電子廠內,光打螺絲的都上萬人,有了工業國家才能富強。

看著廠房內的工人們,朱權彷彿就回到後世那個遍地工廠的工業時代,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中午時分,朱權留在工廠跟女工們一起共進午餐,還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勉勵她們以廠為家,好好工作,等到年底為有額外的獎賞,把領導視察基層的派頭做了一個足,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小小地滿足了他內心的虛榮心。

大寧城,白家大院,一場家族會議正在進行

家主白俊仁坐於大堂正中,兩邊圍坐著眾多白家的直系子弟,他們都是白家工坊的話事人;

白家是大寧數一數二的家族,家主白俊仁也有功名在身,在大明純粹的商人是很難發展起來。

洪武帝建立大明後,將天下百業分成了四大戶,軍戶、民戶、匠戶、灶戶,壁壘分明,子承父業,想要跨越戶籍難於登天。

在四大戶中,軍戶身份最高,一個百戶武官就是正六品,當然這個正六品跟文官的正六品有很大差別,但在其他幾個戶籍民面前那就是爺望的存在。

在四大戶中,民戶包括的行業是最多的,商人也屬於民戶中的一種,在大明,商人的地位是相當的低的,甚至要遠低於自耕農。

大明律規定,商人不得穿綢緞,不得乘坐馬車等,現在又是明初,大明律執行最嚴的時候,純粹的商人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

商人雖然沒政治地位,但他們有錢,經商非常掙錢;

而文、武官的俸祿是非常低的,他們又養著一大家子人,除了靠貪汙受賄以外,他們要想維持奢侈的生活,就必須要搞錢,經商就成了首選。

大明的那些開國功勳幾乎人人經營,他們把持了全國大部的掙錢門道,普通商人想要出頭太難。

由於他們都有另外的身份,所以他們在帝國的身份依然是高高在上!

白家雖然不是開國功勳,但他們家公開身份是士紳人家,白俊仁中過舉,是舉人;

而且白俊仁的弟弟是進士出身,在京城當官,這樣的人家在大寧已經是有數的家庭了。

白俊仁在後來的會試中沒有考上貢士,就把精力放在經商上,有了錢才能培養子弟繼續進學。

白家的主要產業就是布莊,朱權開辦的紡紗廠對白家的產業帶來了一定的衝擊,白俊仁未雨綢繆,召集白家子弟和眾掌櫃商量應對之策。

“寧王殿下突然搞起了產業,建了一家大型的紗廠,原材料都是從草原進過來的羊毛,成本非常的低;

而且寧王自己改進了紡車技術,一次可紡十二根線,效率非常的高,這使得紗線的價格在短時間內下降了五成以上;

隨著產能的增加,未來只會更加低,這必然對布匹的價格帶來很大的衝擊。

我白家布莊屯積了大量的布,本想著到年關時大賺一筆,現在看來不虧本就很難得了!

聽說寧王殿還打算開一家織布廠,一旦織布廠投產,布帛的價格只會直線下降,白家布莊的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甚至無利可圖;

大家都說說吧,下一步我白家如何施為?”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長生修仙,我戮取妖魔修為 聖經2949 噬命隱星 末世女子血奴軍團 廚神系統【山海經】食用圖譜 孤獨的估讀者 以殺證道,只為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