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30章 挖了四哥的牆角(1)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朱權還真沒有想到他的小蠻腰增大到兩丈,斬首數直奔百人而去,他換上了一身王爺專用便服,手中騷包地提著一把紙扇,欣長挺直的身體讓他看起來頗有一些玉樹臨風的感覺;

朱皇帝當和尚時就能被郭大帥義女的馬秀英一眼看中,倒貼也要下嫁,靠的就是一副好皮囊,這可不是辮子朝那些人御用文人給他畫的那副眼斜嘴歪的造型!

從公平公正的角度來說,他那些龍子龍孫就沒幾個長歪的,朱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擁有後世靈魂的朱權,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藩王架子,他一走進民眾中就有一種親切感,他不僅及時虛扶起所有人的跪拜,還滿面春風地向他目光所及的所有人打招呼;

僅僅是多看了一眼擠出一身汗的王小七,就把他激動的連舌頭都打結了。

“老鄉們,吾就是朱權,大家都別擠,踩著老人和小孩就不好了!

馬上要過冬了,可恨的韃子毀了我們的家園,燒了我們的糧食,沒有將他們擋在我大寧之外,權深感愧疚,在此我給鄉親道歉了!”

朱權說完後就給開平的軍民深深一稽首,嚇得他們紛紛跪了一地,他只能又將他們一一請起;

這個跪來跪去的習慣他實在不太適應,但他改變不了,也不能阻止,他可以親民,但不能太特立獨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朱權虛扶起所有人後繼續說道:

“老鄉們,朝廷對我大寧受的兵災非常體恤,皇上為大寧免了三年的稅賦,天恩浩蕩啊!”

從人又是跪下三呼萬歲,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種收買人心的事必須首先要抬出他老爹,否則朱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感謝完皇帝又要感謝皇長孫、燕王殿下、朝廷,反正該謝的都謝完後才開始發牲口和物資;

這要是在後世還得拍照留念,大小電視臺、報紙鋪天蓋地的歌功頌德,這是常規操作,古今中外都一樣。

既要有內容,也要有形式,宣傳工作任何時候都很重要,朱權也不能免俗。

朱權親自過來,除了搞好宣傳以外,更多的也是要親眼看著那些辛苦弄過來的牲口和物資,都如數發到軍民的手中;

他仔細地估算過,只要中間沒有人中飽私囊,也了這批肉食和物資,這個冬天不會有人挨凍受餓,這個是他的底線。

李五、王小七、趙鐵頭等人都領到了自己的物資,每個人的眼中都是滿含熱淚;

糧食不夠,寧王殿下還給他們發了羊作為肉食,牛是沒人敢殺的,大明律殺牛者刑!

這批牛都是韃靼人當軍糧的母牛,主要是喝牛奶,大寧的軍民生活習慣也接近於草原人,他們自然知道一頭奶牛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沒有領到羊的,就領到了奶牛,每個人都收穫滿滿,笑得合不攏嘴,紛紛稱讚寧王仁慈。

在這些人中只有一個人沒有領到任何物資,因為他不是大寧人,他穿著一身儒衫,手中也騷包地拿著一把扇子,一看就是那種吃飽了撐著而遊歷天下的讀書人。

他雖然沒有領到任何東西,但他的臉上也掛著笑容,不時還裝逼的點一下頭,顯現出他的與眾不同。

想不顯眼都難,因為除了他以外,也就剩另一個騷包的人手拿摺扇了!

“先生的扇子不錯,一看就出自名家,不知可否借吾一觀?”

他的騷包造型如願引起了朱權的關注,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可是稀有物種,特別是在大寧。

儒衫男子眉頭一皺,顯然對被人打攪很是不滿,但他還是向來人深深一稽首道:

“學生解縉見過寧王殿下!”

在大明,只有讀書人可以見官不跪,就是藩王也一樣。

朱權雖然很尊重文人,但他也要看人的,雖然寧王府很缺能幹實事的文官,但他並不急於到處亂找;

對長於治政的文官,他的原則就是寧缺毋濫,他甚至動了自己培養的念頭。

解縉他還是聽說過的,永樂朝的首輔,《永樂大典》的編撰者,也算是一個能人,治政還算四平八穩;

他依稀記得此人三甲進士出身,後因捲入政治鬥爭而被他老子令其回家進學十年,估摸著是遊學到了大寧。

他老子責令其進學十年的人,他自然也不敢拉他進來做官,誰都不敢,他尋思著這哥們也很苦悶;

空懷一身治國才學,但報國無門,只能寄情于山水,這樣的人反而引起了他的興趣,這樣的人可以先囤著嘛,首輔之才可不是那麼容易遇見的。

想到這裡,朱權也給他回了一禮,讀書人的事,這個禮節很有必要,然後說道:

“原來是名滿江右的解元郎,解進士,失敬!”

解縉沒有想到自己已經淡出大明官場數年了,遠在大寧就藩的寧王還能記得自己,這讓他對朱權又增加了一份好感。

因為捲入了不該捲入的政治鬥爭中,他已經把自己的仕途給堵死了;

太祖皇帝令他回鄉進學十年,誰敢用他?

十年後,太祖皇帝日理萬機,哪還記得江右鄉下的一介書生?

不愧是後面能當首輔的人,雖然處境艱難,但在朱權面前依然表現的不卑不亢,互相客套了幾句後,解縉就扯到了大寧的民生上,只見他用紙扇敲了一下另一隻手的掌心後問道:

“殿下,學生聽說寧王府這次分發給民眾的糧食,大部分來自於燕王殿下的支援,縱使這樣依然有不少的缺口;

燕王殿下不可能總是有多餘的糧食儲備,而韃靼人又有打草谷的傳統,要是再來一次,而正好燕王府又沒糧,殿下將如何養活大寧這芸芸眾口?”

朱權想了一下後說道:

“吾初來大寧就藩,對糧食問題也曾深思過:

大寧地處草原邊界,土地貧瘠,雖然有軍屯、民屯,但一年所產糧食勉強夠民眾食用,並無餘糧;

一旦遇到兵災,就會出現糧荒,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無非就是兩個。

一個是內部挖潛,當前的軍屯、民屯,管理方式太過粗放,那些千戶、百戶根本不會管理田地,致使土地的產出量過低;

這個我正好有一些想法,下一步要在大寧推廣。

另一個就是外購,建立儲備糧,這個儲備糧不單單只是糧食,還包括肉類;

未來一年,吾會籌集一定資金從中原購置一些草原人急需的茶磚、鹽巴還有貴族喜歡的瓷器,與他們交換牲畜。

有了肉食,每個人就會少消耗一半的糧食。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雙管齊下,養活大寧數十萬民眾問題不大。”

解縉聽完後深深一稽,然後轉身離去,這讓朱權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立即喚住他問道:

“權這是哪一句話衝撞到先生了,讓你話還沒說完就轉身離去?”

解縉停下來說道:

“殿下胸有溝壑萬千,軍事、治政、民生樣樣精通,學生覺得大寧沒有需要我的地方,所以只能改投他處了。”

朱權聽完後頓悟,忍不住哈哈一笑道:

“先生要不再問一次!”

解縉雖然心有不悅,但還是耐著性子問了一句:

“大寧的糧食問題殿下將如何解決?”

朱權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道:

“吾不知,先生可有教吾?”

解縉頓時愕然,隨即若有所悟,然後跟朱權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夜九天 殘劍仙 領主覺醒之死亡陰影 奇異島:海獸來襲 蒔旅 末日求生紀元 星際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