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

第424章 周易日的含金量還在上升(4k)

天才一秒記住【微風小說】地址:www.wfxs.info

第424章周易日的含金量還在上升(4k)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由亞洲7家電臺共同評選產生的音樂排行榜。

各電臺會根據每位歌手在排行榜上的表現進行評分,公佈單期排名、季度排名以及年度排名,最後評選出全年度最受歡迎的歌曲與歌手並頒發獎項,創辦於2000年。

這七家電臺分別是帝都人民廣播電臺、廣東人民廣播電臺、香港電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臺北之音、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電臺。

通常來說,這七家電臺彼此之間的資料排名是會有分歧的,哪怕是去年的周易也沒能做到完全統一。

可這一次,周易的《少年中國說》卻完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成績,在帝都人民廣播電臺、廣東人民廣播電臺、香港電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臺北之音五個地區電臺的實時資料排行榜上都完成了三級跳,躍升第一!

雖然此前中韓歌會播出的時候這首歌就小火過,但距離真正開啟傳唱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這一次憑藉春晚,這首歌算是直接驚豔到了許多中生代、老一輩聽眾。

“小梁,你再放一遍這個《少年中國說》我聽聽.”

“誒,好嘞.”

“這個《少年中國說》改編的挺大氣啊……”

諸如此類的話語在年後不少機關單位的領導層家裡時常發生。

作為極其敏感的人,他們都嗅到了周易這首歌在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性,更別說這首歌它確實好聽,具備了流行歌曲所必須的傳唱度。

一些立場偏傳統的紙媒更是從大年初三開始就接連不斷的把周易往天上吹了——

《青年報》:《青年當自強,少年當自強!》

《江西日報》:《薪火傳承,新時代的號角!》

《人民日報》:《新世紀的青少年,新世紀的最強音》

《……》

人民日報的下場,基本上就是把周易的這首歌給定了個性。

說實話,周易自己都沒想過這首歌居然還能把這份報紙給引過來。

雖然這報紙時常會跟自己的名字反著來,翻臉比翻書還快,被評價為三流報紙。

但毫無疑問,它就是目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官媒之一。

“主要是這首歌的意義在這個年頭太大了,而且臺灣那邊,你的粉絲組織了一次偷家,讓這首歌登頂了臺北之音電臺的單日第一,更讓這首歌多了一層團結的意義.”

“臺北之音?我?”

新年休息過後就開始忙活英專錄音的周易詫異不已。

作為周易本人無法涉足的區域,臺灣地區的大型電臺第一他已經很難拿到了,這玩意畢竟是需要依靠大量的電臺推廣來打單的,而臺北之音就是這麼一個舞臺。

可這一次,年後的臺北之音卻破天荒的將第一拱手讓給了周易——還是《少年中國說》這麼一首極具背景色彩的歌曲。

這是難以想象的。

“你在美國那邊的成績與輿論太頂了,臺灣那邊的粉絲為了讓你看到他們一直在支援你的決心,直接商量好了在年後給你偷了一波家,趁著官方沒反應過來之前把《少年中國說》的資料給衝到第一……”

說起這事的錢江也有些哭笑不得,但也感慨於周易臺灣粉絲們那強悍至極的戰鬥力。

2003年2月的美國樂壇,輿論上不是很消停。

由於此前埃米納姆團隊的借力打力,將其隱晦的塑造成了對抗外來者周易的街頭英雄後,華納這邊不僅沒有阻止,反而轉手來了一波擴大化——

直接將事態導向了一個埃米納姆團隊沒有想到——或者說,沒人會想到的方向:種族歧視。

這一下可就炸了美國輿論的老窩了,甚至於可以說是直接捅了整個歐美界輿論的老窩。

在2003年,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種族平等一直都是美國忽悠全世界的重要武器之一。

種族歧視雖然還沒有發展到後面那麼魔怔,但仍舊是一個不能擺在檯面上講的話題。

可現在,華納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以埃米納姆團隊為首的美國輿論勢力全部都打成了疑似種族歧視,把對周易的指責偷換下概念,變成了對周易的打壓——

而這,僅僅只是因為他作為中國人的身份。

“我不知道外界的輿論到底發生了什麼轉變,但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因為斯派克是中國人就對他抱有敵意,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他.”

2月5日的一個電視採訪當中,華納唱片董事會成員、華納唱片旗下子公司大西洋唱片總裁朗·夏皮羅在面對記者時說的那叫一個理直氣壯:“斯派克在公告牌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他是全球音樂界的瑰寶,而音樂是沒有國界的。

“我們不能僅僅只是因為他的身份、他的膚色就認定這樣的人不配擁有這個成績。

“事實上,他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夠使用英語闖入美國樂壇並打下這個成績,那些嘲諷他德不配位的,我想你們更應該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輸給一個母語甚至都不是英語的人。

“毋庸置疑,斯派克是個天才……”

昨天晚上,最新一期的公告牌單曲榜資料正式公佈,以至於今天直接在全美音樂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周易本人並沒有在美國進行過任何露面、電臺打歌、線下跑場子的情況下,憑藉著周易的極高爭議度、與埃米納姆的罵戰以及華納花樣百出的渠道炒作手段,周易的全新單曲《ene》正式打進了前十五,榮列本週b榜單曲第十三名。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蹟。

由於美國本土的世界級天王並不會在自己要宣傳單曲的時候玩消失,因此無法列入比較名單,所以各大媒體只能夠列舉那些在單曲宣傳期因故來不了美國宣傳的外籍歌手。

而在此之前,從沒有過哪怕一個外國籍歌手能夠在不露面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單曲在公告牌上一路高歌猛進闖進前十五名的。

一個都沒有。

這也就爆發了此次爭議的源頭——華納對周易的炒作手段。

有人認為太過了,一天天正事不幹就知道翻來覆去搞各種炒作,還搞個什麼挑戰賽就尼瑪離譜,活生生把沒來的周易搞的跟來了美國一樣,一天天新聞不間斷;

有人則是認為打鐵還得自身硬,但凡沒點真本事,《ene》這首歌也不會在全美流傳開來。

雖然在電臺榜上因為周易確實沒打單的緣故導致總排名比重拖了後腿,但銷量高啊!

自從1月15日正式上線以來,截止到2月2日為止,17天的時間,單曲全美總銷量突破130萬張,勢頭直逼去年埃米納姆的嘻哈神單《loseyourself》。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要知道,埃米納姆的神單《loseyourself》現在已經是奔著全球八百萬的目標去了。

而在去年的專輯銷量大戰上,比埃米納姆多了一個亞洲市場的周易在總銷量對比上堪稱是對其的完勝。

埃米納姆一張《埃米納姆秀》外加單《loseyourself》湊一起才能夠與周易一張《態度秀》比總銷量,最後還是以兩百多萬的銷量差距敗北——

埃米納姆2002年英專+單曲全球總銷量在2600萬上下,而周易一張《態度秀》2002年全球總銷量為2891萬。

在歐美市場深耕多年的埃米納姆終究還是沒能夠爆出粉絲、路人聽眾更多的金幣,而周易則是憑藉著自己獨有的東亞市場完成了對埃米納姆的反超。

就這還沒算世界盃單曲的銷量、中文專輯的銷量。

全算上的話那就是全年唯一一個總銷量突破了3800萬張的歌手,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

以至於很多人都在想,如果周易去年年底沒有忙著中國國內的各種活動,而是轉而直接發行《ene》這首單曲與埃米納姆打擂臺,那埃米納姆會不會輸的更慘?

本來總銷量輸了很多人就一直在質疑華納摻水,結果周易這首新單又在美國徹徹底底的遍地開花,這就直接引起了劇烈的矛盾反響——

一方在說你在打壓我,別解釋了伱這就是種族歧視,這是不對的;

一方則是在指責華納銷量摻水,不止英文專輯銷量摻水,連中文專輯、世界盃單曲《旗開得勝》銷量也摻水了。

反正就是美國樂壇不允許一個騙子過來立足,必須把這個1美分能吹逼成10美元的卑劣傢伙趕出美國。

雙方圍繞著這個議題是越打越激烈,種族歧視的刻板印象也成了華納反擊的最佳盾牌——

你質疑我銷量注水?你種族歧視!

你說一箇中國人不可能賣這麼多?你種族歧視!

你認為周易不該獲得任何獎項的認可?那你更是種族歧視了!

總之就是萬物皆可轉進種族歧視。

此時此刻,人麻了的不止是埃米納姆方面,更麻的還是美國三大音樂獎的評審團……

作為去年美國樂壇最耀眼的黑馬歌手,周易毫無疑問的入選了美國樂壇最重要的三大獎——格萊美、全美音樂獎、公告牌音樂獎。

連名氣最大的格萊美都給了六項提名,其他兩項自然也不能視而不見,都各自給了點提名。

至於說具體要不要給獎,老實講他們心底是偏向不給的。

更別提華納主攻的還是名氣最大的格萊美,另外兩家就更是樂得先看看格萊美倒是個什麼反應了。

而在與美國共軛父子的英國,帶英音樂界的最高獎項全英音樂獎周易同樣入圍,並在國際最佳男歌手、最佳國際專輯兩項上與埃米納姆又一次展開了競爭。

其他什麼諸如加拿大的朱諾獎之類,周易同樣入圍。

一箇中國人幾乎把能夠入圍的歐美流行樂頒獎禮全給入圍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也讓這股所謂“反對種族歧視”的浪潮也開始在這些歐美國家中展開……

華納擺出來的態度也很簡單:就問你打不打算給獎吧。

給你就是最公平公正的頒獎禮,不給那就是你搞黑幕,你種族歧視。

一方面是日漸洶湧的輿論壓力,一方面是華納那送錢送享受的友好公關,這一手胡蘿蔔加大棒的組合,哪怕頑固如格萊美那群老學究都不得不低頭擦拭起了眼鏡。

這也就成了所謂“周易日”論的底氣來源——

以一己之力,逼的全歐美音樂頒獎禮低頭!

“全歐美八億人收聽過《以父之名》的含金量、全球總銷量突破4500萬張的含金量、世界銷量最高歌手的含金量、身背58個全球各國頂尖頒獎禮提名的含金量!

“為了紀念週易創造出的豐功偉績,諸如英法美加拿大等國家一致同意將1月15日設定為一年一度的周易日。

“因為堵死了歐美音樂獎評委的新歌《ene》就是在2003年1月15日這一天誕生的,同時也因為1月15日這天是周易的農曆生日!”

天涯。

在這個內地初代網際網路時代中最擅長造謠的社群裡,一篇由只想給自己偶像吹逼的粉絲小作文在拼接了多個香港媒體的新聞報道後就這麼被髮了出來,配合著春晚播出後周易那無比正能量的《少年中國說》,直接火遍全網!

內地《南方娛樂報》:《周易:少年強則中國強!》

香港《明報週刊》:《值得紀念的一天》

香港《太陽報》:《華語音樂小皇帝打服歐美!》

臺灣《自由時報》:《不見周易人,卻聞周易歌》

甚至連新加坡《聯合早報》都將周易放在了最新一期的頭版上:《創造商業奇蹟的華人音樂神話:周易》

《……》

無論是國內、還是新馬泰,但凡是華語文化圈內的音樂行業,此刻都遍佈了興奮的周易粉絲——

“黑子說話!還有誰不服?!”

“全球共計58個各國大獎提名,就這還沒算亞洲的,華語音樂圈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鄧莉君?她也配?警告你別碰瓷嗷.”

“別的不談,還有誰拿得出來58個世界範圍的提名?”

“……”

作為一名歌手,除了銷量以外,那最能夠被粉絲拿來鬥蛐蛐的東西就是獎項。

因為出道時間不算長的緣故,周易的華語獎項數量實際上是比不過那些大前輩的,但誰都沒想到他現在彎道超車了……

“周易日”這個概念,甚至還被內地不少偏傳統的紙媒引用了一下,只不過他們還算有點良知,知道打個擦邊球,加個雙引號。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三和大神玩夢幻西遊,你卻要我當神豪? 棋與劍之聲 我的高冷青梅,突然變得過分熱情 一夜情深,霍先生寵妻無度 一秒一進化,從錦鯉到七彩神龍! 殺戮獸王 被乞丐收養後,我成了九州戰神